第一章 心中有了目標,才不會迷茫(3 / 3)

自己最擅長的,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調動自己身

上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並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從

而獲得成功。

許多取得成功的人士,他們的成功首先得益於他們充分了解

自己的長處,根據自己的特長來進行定位或者重新定位,最終找

準了真正屬於自己的行業。

生活中,很多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對自己的長處認識得還不

夠充分。例如,善於待人接物的人並不認為他們的特長與別人有

什麼區別 ;口才出眾的人也不一定會想到這是自己身上的一個長

處,有些時候,正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會不假思索地運用自己的

特長,反而更容易忽視它們,不知道它們對自己有多麼重要。這

種人的失敗,在於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丟了自己的長處,而用

了自己的短處。

愛德華畢業於美國一所著名的工程學院,畢業後,他毫不費

力地找到了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但是,幾年後,他越幹越力不

從心。後來,他回憶說,當工程師需要一種嚴肅而自律的精神,

但是,自己恰恰缺少這種精神。與此相反,他性格外向,富有親

拚一把,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的自己

和力,又特別鍾愛四處活動。按部就班的工程師工作很難使他獲

得心靈上的滿足,提高不了工作的積極性,無法在這個行業實現

事業的突破,所以,他很苦悶。在一次經濟大蕭條中,愛德華被

淘汰出局,成為一名失業者。這一次,他準備尋找一份適合自己

的工作。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進入了一家工程銷售公司,負責

產品銷售。結果他的特長漸漸得到了發揮,不到兩年,他成為一

名頗有成就的職業經理人。

自己的長處是幫助自己實現成功的最好工具。如果一個人對

自己的長處了解不夠,所處位置不當,他就永遠休想有所建樹。

反之,如果找到自己的長處,就會挖掘出自己無限的潛能,便更

容易取得成功。

一個人竭盡全力去做一件事而沒有成功,並不意味著他做任

何事情都無法成功。要是他選擇了不適合自己性格的職業,這就

注定難以成功。莫裏哀和伏爾泰都是失敗的律師,但前者成了傑

出的文學家,而後者成了偉大的啟蒙思想家。

世界上有半數的人從事著與自己的天性格格不入的職業,

因此失敗的例子數不勝數。在職業生涯的選擇方麵,要揚長避

短。拿破侖戰爭時期的英國海軍上將西德尼·史密斯曾說 :“不

管你擅長什麼,都要順其自然 ;永遠不要丟開自己天賦的優勢和

才能。”

隻有當一個人選擇了適合他的工作,找到了適合他的位置

時,他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就像一個火車頭一樣,它隻有在鐵軌

上才是強大的,一旦脫離軌道,它就寸步難行。

馬克·吐溫作為職業作家和演說家,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可謂名揚四海。你也許不知道,馬克·吐溫在試圖成為一名商

人時卻栽了跟頭,吃盡苦頭。馬克·吐溫投資開發打字機,最

後賠掉了 5 萬美元,一無所獲 ;馬克·吐溫看見出版商因為發

行他的作品賺了大錢,心裏很不服氣,也想發這筆財,於是他

開辦了一家出版公司 ;然而,經商與寫作畢竟風馬牛不相及,

馬克·吐溫很快陷入了困境,這次短暫的商業經曆以出版公司

破產倒閉而告終,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債務危機。

經過兩次打擊,馬克·吐溫終於認識到自己毫無商業才能,

於是斷了經商的念頭,開始在全國巡回演說。這次,風趣幽默、

才思敏捷的馬克·吐溫完全沒有了商場中的狼狽,重新找回了感

覺。最終,馬克·吐溫靠工作與演講還清了所有債務。

馬克·吐溫取得了成功,是因為他終於明確了他自己的社會角

色,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從適合他自己的角度來從事社會活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也許興趣廣泛,掌握多種技能,但

所有技能中,總有你的長項。因為唯有利用自己的長處,才能給

自己的人生增值 ;相反,利用自己的短處會使自己的人生貶值。

20 歲上下的人涉世不深,隻會羨慕別人,或者模仿別人做

事,很少有人能認清自己的專長,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後發揮專

長,所以不能夠成就大事。

據調查,有 28% 的人正是因為做了自己最擅長的事,才徹

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並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

人自然都跨越了弱者的門檻,而邁進了成功者之列 ;相反,有

72% 的人正是因為總是別別扭扭地做著最不擅長的事,因此,不

能脫穎而出,更談不上成大事了。

拚一把,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的自己

很多人往往一時很難弄清楚自己的優勢所在,這就需要你在

實踐中善於發現自己、認識自己,不斷地了解自己能幹什麼,不

能幹什麼,如此才能取己所長、避己所短,進而取得成功。

富蘭克林說,有事可做的人就有了自己的產業,而隻有從事

天性擅長的職業,才會給他帶來利益和榮譽。一個人做自己最擅

長的事,是獲取成功的一大法則。隻有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才能

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

¨ ¨ 選擇,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

人的一生中,麵臨著許多選擇。正是我們昨天的選擇,成就

了今天的自己,成就了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成就了我們今天

的生活。而我們今天的選擇,則會影響明天的我們,影響著我們

明天的生活。正確的選擇讓人生變得幸福快樂,而錯誤的選擇則

讓人誤入歧途甚至無法挽回。選擇,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

日本有一種樹,稱之為邦賽樹。這種樹長得很美,而且造型

完整,隻是樹的高度卻隻有幾寸。在美國的加州,人們發現了一

種叫水杉的樹,其中一棵大水杉樹被命名為將軍莎門。這棵巨樹

高達 272 英尺,樹圍長達 79 英尺,如果把它砍下來的話,足夠

建造 35 間 5 人住的大房子。但是,當邦賽樹和將軍莎門都還是

種子的時候,它們的重量都小於三千分之一盎司,成長以後,它

們之間的差異卻非常大。在這大小懸殊差異的背後,隱藏著人生

的一個教訓。

當邦賽樹的樹苗一凸出地麵時,日本人就把它拉出泥土,

並且把樹紮起來,故意阻止它的生長。結果,邦賽樹成了一種

矮小、美麗的樹。

將軍莎門樹的種子是自然地落在加州肥沃的土壤上,而且受

到陽光、雨水的營養滋潤,最後成長為巨大的樹。

邦賽樹和將軍莎門樹不能選擇自己的命運,而我們卻有權力

選擇自己成為哪一種人。你可以隨心所欲變得偉大或渺小,變成

邦賽樹和將軍莎門樹。選擇的權力就操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美國人、一個法國人和一個

猶太人一起被關進了監獄服刑三年。在服刑之前,監獄長答應他

們可以滿足每個人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於是要了三箱雪

茄。法國人性格浪漫,要了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則要

了一部電話,這樣他可以同外界聯係。監獄長一一滿足了他們的

要求。

三年刑滿,他們都被釋放了。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他

一邊跑一邊喊 :“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記要打火機了。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隻見他手裏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

子手裏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裏還懷著第三個。

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 :“這三年

來,我每天與外界聯係,我的生意的利潤不僅沒有下降,而且增

長了兩倍,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斯萊斯!”

三個人的選擇不同,因此他們的生活和命運也各不相同。在

人生的岔路口,一個人的未來如何,能否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到達理想的彼岸,都取決於自己的選擇。沒有人生來便注定將來

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每個人誕生之時,都如同一張白紙,至

拚一把,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的自己

於這張白紙上將會描繪出怎樣的生命軌跡,則是由無數的選擇所

決定。

總之,選擇是人類一種天賦的能力,它不需要經過特殊的訓

練或教育,也不需要有特殊資質或者有錢有勢才能運用成功,它

不分貧富、貴賤,不分出身,它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最大能力,

所有的人都能掌握它、利用它。如果我們一旦能夠正視這種力量

的存在,並且開始加以運用,我們的生活能夠完全得到改觀,完

全可以合乎我們自己的理想,它將能化失敗為成功、化怯懦為自

信、化浮躁為冷靜、化不安為穩定,它能使我們受傷的心靈得以

安寧,能使我們煩惱不堪的生命重獲生機,變得美滿快樂。

有位年輕的大學足球明星,在大賽前的一個星期,他的母

親突然去世了。教練從來沒有碰到過類似的事情,不知道如何處

理才好。後來,教練決定讓這個球員自己去處理。如果他照常參

賽,也就沒有什麼問題 ;如果年輕人覺得實在無法承受打擊而要

退出比賽,那麼教練也會尊重他的決定。

比賽那天終於來到了。球隊上場了,這位年輕的球員也在

裏麵。當大家沿著邊線默契地前進時這個年輕人卻徑直向觀賽的

看台跑去,在看台的第二排的一個空的位子,上麵覆蓋了一塊

黑布。這位球員默默地站在那裏,凝視著蓋了黑布的空位子說 :

“媽媽,我要為你踢好這場球。”說完即轉身加入場上的比賽,並

且最後為他的球隊奪得了勝利。這就是發揮了“選擇的威力”的

精彩例子。這位年輕的球員本來也可以坐下來痛哭一場,那麼同

隊的隊友由於同情他也有可能一個個被弄得很難過,而最終使全

隊的情緒大受影響,甚至可能輸掉這場球。年輕的球員並沒有這

樣做,他是以整個球隊的利益為重。結果最終他自己獲益,他的

球隊獲益,而他的母親,無論如何,也必然會為她的孩子感到高

興和驕傲。年輕人的選擇肯定也是他母親所期望的。當心愛的人

離我們而去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 我們應該選擇好好地活下去,

這也是死者所期望的。無論如何,應該讓他們永遠以我們為榮。

我們雖然不能控製外部的變故,但是我們可以掌握做抉擇的能

力 ;能掌握這種威力,就能使我們自己以及我們周圍的人都能感

覺到活得有趣味、有意義。

有一則寓言故事也許能幫助我們了解選擇的威力。在意大利

威尼斯城的一座小山上,住著一位天才老人,據說他能回答任何

人提出的問題。當地有兩個小孩打算愚弄這個老人,他們捕捉了

一隻小鳥,然後就向老人的住所出發。一個小孩握著那隻小鳥,

問老人 :“你說鳥是死的還是活的 ?”老人不假思索地說 :“孩子,

如果我說鳥是活的,你就會捏緊你的手把它弄死。如果我說鳥是

死的,你就會放開手讓它飛掉。你的手掌握著這隻鳥的生死大

權。”

這個寓言故事沒有一點渲染,也沒有一絲保留。人生有許許

多多的分岔路口,在每個路口,我們必須選擇其中的一條道路走

下去,因為我們不可能同時踏上兩條道路。

許多人在很多時候,並沒有權力做太多的選擇,但是我們可

以選擇讓自己盡可能變得更好。不要輕視自己的選擇,今天我們

對待生活隨意,也許明天生活對待我們也會很隨意。

拚一把,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