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一個發達的國家,擁有龐大的行政體係,在實踐中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行政模式,強調科學與管理的有效性。20世紀60年代,美國政府的各類機構開始廣泛地采納係統分析技術。從公共政策的發展角度來看,當時出現了一種美國獨有的現象,即集中專業力量,成立各種中心,解決諸如國防、經濟計劃、技術開放、空間探索、城市發展、教育、貧困以及其他社會問題。係統分析事實上成為公共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於社會發展問題的原因,廣大公眾對公共政策的關注突然高漲起來。特別是公眾對一些公共政策問題,例如戰爭、貧困、犯罪、種族關係、環境汙染、交通堵塞等問題的關注程度與日俱增,美國知識界和普通民眾一致認為政府對許多問題的解決與處理不能讓人滿意;而政府在科學領域,特別是在推動物理、生物、空間技術等學科的發展方麵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相形之下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就顯得軟弱無力。尤其是社會危機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不斷爆發,使得大批專家學者日益感到發展公共政策的重要性。因此,他們通過對西方現代政策科學範式的考察和知識體係的研究,論證了公共政策學科的獨立性。20世紀70年代以來,通過大量深入細致的研究,公共政策的專家學者們認為,人類社會已經發展到了能夠塑造自己未來的階段,因此,他們把如何改善公共政策的製定與執行問題第一次同人類的命運緊密地聯係了起來,並開始真正著手建立公共政策新的規範,盡管這一任務到目前還沒有徹底完成,但對於完善公共政策的學科建製和促進這門新興學科不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此外,研究公共政策的專家學者還試圖改變有史以來的決策方式,即改變試誤法(Trial and error),因為在幾個政策方案中挑選出一個試行,如觀察到政策失誤之後再係統地去改善,那麼政策失誤對現代社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將很可能是不可逆轉的。所以此後研究公共政策的專家學者們開始把價值分析引入到了公共政策的製定與執行的整個過程當中,並初步取得了一些進展。20世紀70年代以後,為數眾多的公共政策專業學位、研究中心、專業學術雜誌紛紛出現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極大地推動公共政策這門學科迅速發展。公共政策這門新興學科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可以從有關公共政策刊物與書籍的大量出版發行,有關公共政策研究機構的大量建立,以及在高等院校有關公共政策學位和課程的大量設置中得到反映。
從出版的學術刊物方麵看,目前在美國公共政策研究領域中最為著名的學術刊物共有五種,它們各自代表了五種不同的學術研究類型與風格,每一刊物在辦刊的宗旨和研究內容方麵都有自己獨到的特點。在這五種著名的學術刊物當中,《政策分析》(Policy Analysis)所刊登的學術論文的主要內容,重點都是些研究公共政策的方法論和計劃評價中有關經濟方麵問題的文章;《政策科學》(Policy Science)所刊登的學術論文的主要內容,都是些其研究在重視公共政策方法論的同時,還涉及運籌學、管理學等方麵問題的文章;《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 )所刊登的學術論文,對公共政策內涵與特征的研究,更甚於對其方法的重視,並且其研究內容的興趣已經從對政治學的偏好完全轉向到了經濟學;《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所刊登的學術論文,其內容非常重視對公共政策價值觀的研究,特別注重從非定量社會學的角度分析公共政策問題;《政策研究期刊》(Policy Studies Journal)這一學術刊物的主要特點是,所發表的有關研究公共政策的文章形式多為專題性討論,並且在其研究當中非常重視運用政治學的研究方法來分析公共政策問題。以上這些學術刊物在對公共政策的研究當中,完全打破了許多學科之間的傳統界限,特別是打破了傳統社會科學和新出現的以定量為特點的社會科學之間的界限,吸取了多種其他有益學科的大量知識,使得公共政策這門新興學科在純理論性研究與應用性研究這兩大常規分支之間,架起了一道溝通的橋梁。
在出版的書籍方麵,除了前麵所詳細介紹的有關研究公共政策的著作之外,美國在這一時期還出版發行了《西哥政治與公共政策年鑒》、《西哥政策研究評論》和《愛斯唯爾政策科學叢書》等一批頗具影響力的學術著作。在當時,這些學術著作的出版與發行,開始大規模地、詳細地、係統地介紹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理論和研究方法,使得美國學術界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們逐漸認識到了發展這一新興學科的重大意義,然後著手建立起相應的公共政策研究與教學基地,對公共政策這一新興學科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公共政策的研究機構方麵,美國有三個非常著名的官方研究組織。第一個研究組織是《政策研究組織》(Policy Studies Organization),該研究機構成立於1972年,其研究內容偏重於政治領域中的公共政策,與政治學聯係緊密;另外一個研究組織是《政策分析與管理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該研究機構成立於1979年,其研究內容偏重於經濟領域中的公共政策,與經濟學聯係緊密;第三個研究組織是《評價研究會》(The Evaluation Research Society),該研究機構成立於1977年,主要應用社會學和心理學的方法來研究公共政策問題。在美國,除了官方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之外,非官方的研究機構也有兩類,一類是建立在大學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例如耶魯大學的社會與政策研究所和南加州大學的社會科學研究所;另一類是非大學的研究中心,例如世界著名的布魯金斯研究所、阿伯特協會、城市研究所和美國企業研究所等。
此外,鑒於公共政策的研究是一門關係到整個社會宏觀管理領域的學科,需要有一流的學者和不斷培養大量的學生,讓更多訓練有素、頗具才幹的年輕人從事公共政策的基礎研究,從而建構起強有力的公共政策學科的核心知識,美國的學界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隨著公共政策在美國社會各界的廣泛應用和蓬勃發展,公共政策的理論教育也有了長足的進展,美國許多大學都已經把公共政策這門新興學科的研究列為碩士、博士學位點。其中在這方麵做的卓有成效、非常出名的有美國伯克利大學公共事務研究生院,這座大學在對公共政策的研究與教學當中,比較強調應用政治學的研究方法;另外一座大學是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這座大學在對公共政策的研究與教學當中,比較強調應用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美國著名的西北大學也是一座做得比較好的學校,這座大學在對公共政策的研究與教學當中,非常強調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這些大學通過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先後培養出了一大批研究人員、教學人員和工作人員,這是公共政策這門新興學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保障。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公共政策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已經開始按照不同的行業分門別類地進行,使得公共政策研究機構成為具有政府的、大學的、民間的等多種形式的研究與教學體係,並具有相當的學術獨立性,每年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麵世,從而極大地促進了公共政策這門新興學科的順利發展。目前,美國是世界公共政策的研究中心,全美有50多所大學設置了公共政策專業,100多所大學開設了公共政策課程。根據2000年進行的一項社會調查表明,在全美從事公共政策研究與教學的人員當中,有64%的人具有碩士學位,32%的人具有博士學位,這些人成為美國社會各行各業從事公共政策活動的重要力量。
此外,美國還有許多大學都設有哲學與公共政策學院,在這一製度安排的背後,人們可以看出哲學對於公共政策之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在現代民主社會中,哲學不僅發揮著公共領域的啟蒙作用,是民主社會中公共輿論的重要場域,而且也直接或間接地為公共政策的科學方法和實證研究提供重要的論證和理論建議。將哲學與公共政策相聯係,無疑包含了人們期望將哲學拉向公共領域甚至是服務於公共領域的美好願望,而這種努力就是試圖通過思考和批判現代公共領域中的非理性因素,從而為諸如公共政策這類社會科學提供一個哲學根基。將哲學作為公共政策直接的、實用的研究思路,是來自於公共領域的政策訴求。然而,一個發育良好的理性公共領域,更應該要求哲學能超出一時一地的限製,超出急功近利的目的,甚至是超出狹隘的族群黨派立場、意識形態的偏見或公眾意見的壓力,轉移一時之思維方式,從而為理解和反思公共領域當中的行為提供一種新思路和新領域。從這一政策訴求來看,古典政治哲學相對於公共政策及現代政治哲學的前提而言,反而能夠提供一種反潮流的、因而也可能是一種新的研究視野和思考方式。
公共政策的理論研究除了在美國取得很大的發展之外,在另外一些國家也取得了不斷的進步。雖然這些國家並沒有使用政策科學的名稱,但是相關的研究還是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在這些國家公共政策專業的刊物相繼問世,專業書籍和教科書陸續出版,專業性學會紛紛建立,特別是許多大學都把公共政策研究作為相對獨立的學科。尤其是隨著公共政策研究的不斷深入,使得一些必不可少的支柱性學科,如決策心理學、組織理論、大係統模型、應用社會學等學科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公共政策理論的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