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善於情感投資:利用情感換取員工的忠心(2 / 3)

危機,往往並不是表麵上的戰略失誤、營銷不利、競爭威脅、技術開發

上的不智決策等等所致,而是管理者犯了一些基本的但是又沒有引起正

視的錯誤,才導致危機的爆發。”其實,命令性的口吻和語氣,就是一個

基本的但是又沒有被引起正視的錯誤,它是造成管理危機的一個導火索。

這是發生在某大型企業的一件事 :

一天,總裁先生回辦公室取東西,走到門口時,突然意識到自己

沒有帶鑰匙。這個時候,他的秘書早已下班。他給秘書打電話,但是

秘書沒有及時接聽。他感到非常氣憤,於是不停地撥打對方的電話,

終於,秘書接聽電話了。

在電話中,總裁帶著滿腔的怒火斥責對方,並命令道 :“你給我

馬上來公司,我在這裏等你開門。”麵對總裁的要求,秘書當即反駁

道 :“我憑什麼去公司?我已經下班了,我不再受你的指使,你沒有

資格對我吼叫……”第二天,秘書來到公司人事部,要求辦理離職

手續。

日本鬆下電器公司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曾表示 :“不論是企業或團

體的領導者,要使屬下高高興興,自動自發地做事,我認為最重要的,

要在用人和被用人之間,建立雙向的,也就是精神與精神,心與心的

契合、溝通。”在他看來,精神與精神、心與心的平等溝通十分重要,

要做到這一點,最好就是用建議和商量的口吻和下屬溝通。

¨ ¨ 通過場麵話消除員工疑慮

哈默 1898 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18 歲那年,哈默接管了父親的

製藥廠,當上了老板。由於管理有方,他的製藥廠生意十分興隆,收

入也大幅度增加。幾年之後,22 歲的哈默就成了百萬富翁。

1921 年,他聽說前蘇聯實行新經濟政策,鼓勵吸引外資,就打算去

前蘇聯做筆買賣來大賺一筆,他想,目前最需要的是得到足夠的糧食,

以解決饑荒。而這時的美國,糧食正值大豐收,農民們寧肯把糧食燒掉,

也不願以低價將糧食送往市場去出售。而剛建國不久的前蘇聯有的是美

國人夢寐以求的毛皮、白金、綠寶石,如果讓雙方做個交換,自己做個

中介,豈不是可以大撈一筆?哈默打定了主意,於是就到了蘇聯。

哈默到達莫斯科後,就通過外交手段要會見列寧。第二天上午,

哈默就被召到列寧的辦公室裏。列寧和哈默進行了親切的交談,糧食

問題很快就達成協議。

接著,列寧對哈默說 :“哈默先生,我希望你能在蘇聯投資,經營

企業。”

哈默聽了,沉默不語,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正值社會主義剛剛建

立起來,哈默是資本主義國家的人,資本主義國家對前蘇聯所實行的新經

濟政策有很深的偏見,許多西方國家的人將前蘇聯的政策看成是可怕的怪

物。因此,他們把到前蘇聯經商、投資辦企業,稱為“到月球去探險”。

列寧一看哈默沉默不語,就明白了哈默的心事。於是便說 :“哈默

先生,您對我們的新經濟政策是否有些成見?”

哈默沒有吱聲。列寧接著又說 :“我們的新經濟政策要求重新開發

我們的經濟潛能。我們希望建立一種給外國人以工、商業承租權的製

度來加速我們的經濟發展。你們出錢、出技術力量,而我國則出勞動

力,這樣,對雙方都有好處。”

哈默說 :“原來如此。”經過一番交談,哈默弄清了蘇維埃政權的

性質和前蘇聯吸引外資辦企業的平等互利原則,便很想大幹一番。但

是說著說著,他又動搖起來,想打退堂鼓。

於是,列寧又問 :“先生還有什麼其他問題嗎?”

哈默說 :“我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商人,我們強調私有權不可侵犯,

而貴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公有製,這兩種不同背景的製度可能會

發生碰撞,我擔心貴國的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會辦事拖拉。”

列寧笑著告訴他 :“我們現在最大的禍害之一——官僚主義,可能

讓你擔心,但我打算指定一兩個人組成特別委員會,全權處理這些事

務,他們會向你提供任何你所需要的合法幫助,你們不會受到任何機

關的無理阻撓。”

哈默點了點頭,但眼神中還是流露出某種擔心。

列寧看到了,就索性把話說得一清二楚 :“我明白先生的想法,我們

會確定一些條件,來保證你們作為承租人一方有利可圖。任何一個國家的

商人都不是慈善家,都要求資本的回報,不然的話,隻有傻瓜才會投資。”

由於列寧對哈默的一連串疑慮,像剝竹筍般逐個加以解釋,沒過

多久,哈默便成了第一個在前蘇聯投資並獲得貿易特許權的商人。

在上麵這個事例中,哈默先生出於一位商人的敏感,對采取新經

濟政策的前蘇聯存有種種的疑慮。而列寧,為了說服哈默先生在前蘇

聯投資,以加快國民經濟的發展,便逐個解除了哈默先生的種種疑慮,

最終說服他在前蘇聯投資興辦企業,並由此吸引了不少其他國家的商

人紛紛來蘇投資。

領導者要想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見解、意見和主張,可由表層

逐步深入實質,由外圍步步逼近核心,就像剝竹筍一樣,剝去一層,又

剝一層,引導被說服者由不理解、不同意、到一步一步地走向理解同意。

¨ ¨ 視下屬為朋友

每一個公司,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很

複雜,也可以很單純。作為這個大家庭一分子的你,如何表現自己,

與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人融洽相處,達到真正的溝通。

一般人似乎都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與上司相處的技巧上,對於那些

職位比自己低微的同事,則肆意責罵,把自己心中的悶氣全然發泄在對方

的身上。動輒就表現出不耐煩的表情,發號施令,根本沒有考慮到對方的

感受。你是否也曾有過這種過失?抑或你曾身受其害,很清楚被人隨意指

使,無理取鬧的委屈?一個在辦公室裏旗開得勝,威風八麵的人,他的心

中不會存在等級觀念,他懂得人人生而平等的道理。就算自己的職位比別

人高,也不敢恣意妄為。須知風水輪流轉,尊重別人,是自重的第一步。

無疑,你的下屬有責任助你完成工作,事無大小,你都可以交給

他處理。但你如果能將一些較煩瑣而困難的工作,獨自完成妥當,讓

下屬有更充裕的時間做好其分內的事務,對方必然感激不盡,對你更

忠心。上司與下屬的關係,唯有以互助互諒為基礎,合作無間,工作

才會變得輕鬆而富有意義。

視下屬如知己良朋,而不是自己的奴仆。時而征詢對方的意見,

接受對方的批評,力求消除彼此心中的隔閡,如此,對方做起事來,

必然格外賣力。

表現出色的你,剛剛獲得升職,而且公司新聘了一個助手給你。

不過,千萬別以為助手是你的“馬仔”,把他看作朋友,大家合作起來

就更得心應手。

他既是初來乍到,對公司的一切都陌生,那麼你必須給他一定程

度的幫助。例如,處處指點他,使他早日適應環境,利用你的經驗,

解決他的疑難,或者在工作之餘跟他多談談公司裏的工作程序和其他

小事,免得他四處碰壁。

不要忘記讓他參與所有跟他有關的會議,讓他多了解公司的業務

和同事們的工作情況,也讓他多發表意見。這樣,既可以使他建立起

信心,你也可獲悉其心思。

當他初次工作時,多提醒他,多給他時間去了解、消化,然後才

進行,不妨多解釋幾遍有關工作會遇到的問題。

不過別把公司的政策過分吐露,形成無形的壓力。試問在戰戰兢

兢的情況下,又有誰能做出滿意的業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