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維定式,以求創新(1 / 1)

打破思維定式,以求創新

路徑依賴定律是由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道格拉斯·諾斯提出的,他指出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有慣性經營方式,包括好或者不好的。對於好的,應該堅持;對於不好的,企業應該加以避免,走出慣性。

戴爾計算機公司是 1984 年成立的,當時隻賺了 1000 美元,1989 年推出首部戴爾筆記本電腦,從此公司開始迅猛發展。1992年,公司利潤達到了 20 億美元。2000 年戴爾公司網上營業額達到了每天 5000 萬美元,首次名列全球榜首。到 2001 年銷售額達到了 310億美元。戴爾公司之所以成功有兩大關鍵:直接銷售模式和市場細分方式。戴爾的創始人邁克爾·戴爾早在少年時就已經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戴爾在 12 歲的時候,做了人生的第一筆生意:為了省錢,喜歡集郵的他不想去拍賣會上將郵票賣掉,而是勸說一個喜歡集郵的鄰居,讓他把郵票委托給自己,然後他刊登一條賣郵票的廣告。很快就有顧客找上門,將他的郵票買走了。為此他淨賺了 2000 美金,嚐到了直接接觸式的甜頭。從此,直接銷售模式產生了。

上初中的時候,戴爾就學做電腦生意,他按成本價格買來電腦零件,然後在宿舍裏組裝,組裝好後再將電腦賣掉。在購買零部件的過程中,他發現一台價值 3000 美元的個人電腦,零部件隻要 600 多美元,經銷商的成本並不高,但是能賺那麼高的利潤,於是戴爾產生了這樣的念頭:拋棄中間商,自己組裝電腦。自己組裝電腦,不但有價格上的優勢,還能為人們提供技術方麵的指導,並根據顧客的要求進行組裝,為顧客提供不同功能的電腦。這對戴爾公司市場細分的產生有很大影響。

正是初次做生意時正確路徑的選擇,為戴爾公司今後的發展奠定了成功的基石。1984 年 1 月 2 日,戴爾創立了自己的公司,當時他還在讀大學醫學專業一年級,他用 1000 美元的創業資本注冊了戴爾電腦公司,經營電腦生意。在廣告方麵,他隻在一個空盒子上畫了一個草圖,並托朋友將這個草圖拿去刊登。他推出直銷,並嚴格按照客戶的要求組裝電腦,這為戴爾公司的發展開拓了一個廣闊的空間。不久,戴爾公司就在全球開辦了分公司。

企業管理者應該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並能較早地采取行動,對公司的一些製度進行改革。為了避免路徑依賴產生的負麵影響,管理者應剔除一些過時的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