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7年關於充分發揮財政職能的幾點體會(2007年1月16日)(2 / 3)

五、在財政管理上要有新舉措

省財政廳決定,今年要把支出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作為全年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抓緊抓實,抓出成效,不斷提升支出管理的整體水平。一是優化支出結構,確保重點支出需要。按照公共財政框架體係,根據政府職能定位,以滿足公共需要為目標,科學界定財政支出範圍,在保證國家機關履行行政管理職能需要的基礎上,擴大社會公益事業支出,加大財政對“三農”、教育、衛生、社會保障、文化、生態環境、公共基礎設施、社會治安等方麵的投入,改善公共服務,加強薄弱環節,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二是加強預算管理,硬化預算約束。嚴格執行《預算法》,規範預算編製。支出預算要按照“量力而行、量入為出、保證重點、提高效益”的原則,做到收支平衡,不搞“赤字預算”。在執行中,要嚴格控製預算追加,堅決製止花錢大手大腳、花完再要甚至先支後報、每幹一件事都要申請預算追加的行為,切實維護預算的嚴肅性。今年,對省級行政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全麵實行“部門預算加包幹管理”後,省級單位公用經費標準由每人每年1.34萬元提高到1.5萬元,人均增加1600元,加上會議費、車輛燃油費等,人均經費達到1.8萬元,在中西部省份中居於中上遊水平。應該說,今年部門預算比往年更實,從預算編製形式到預算編製內容都跨越了一大步,部門和單位的運轉經費將得到有力保障。因此,實行預算包幹管理後,省財政原則上不再追加經費,確需追加的,要實行“一個渠道一支筆”的預算審批製度,由部門向省財政提出申請,經省財政審核、綜合平衡後,集中報省政府審定。三是強化支出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近年來,我省支出預算執行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前鬆後緊,前低後高,影響了資金的使用效益。今年,我們一定要下大力氣,從根本上扭轉這種狀況。各級財政從現在起,就要高度重視支出進度問題,把支出進度完成情況作為工作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按照預算安排,該花的錢要及時花出去。特別是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資金,要及時足額撥付。同時,要注意處理好資金撥付進度與資金使用效率的關係,確保資金安全、有效。特別是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配合,切實加強專項資金管理,不斷提高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最近,省廳草擬了一個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提交這次會議討論,目的就是集思廣益,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專項資金管理上台階、上水平。在專項資金管理方麵,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工作需要我們認真去落實。首先,專項資金設立和調整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公共財政要求;其次,要完善項目儲備製度,建立專項資金項目庫,實行滾動管理,項目的前期論證要充分;第三,專項資金的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要更加嚴格,更加規範,資金撥付要做到及時、均衡;第四,要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績效考核,考評結果作為編製以後年度預算的重要參考依據;第五,要強化對專項資金的監管,對資金分配、使用實行全過程的監督。隻有把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真正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厲行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業。在全省經濟快速發展,財政狀況有所好轉的情況下,更要持之以恒、一以貫之地發揚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好日子要當緊日子過,不該花的錢堅決不花,嚴禁搞各種形式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嚴禁違規購買小汽車、修建樓堂館所。各級財政部門要帶頭遵守各項財經紀律,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

財政工作的六個重點問題

(2007年1月17日)

一、關於確保完成全年收入問題

今年的收入增長目標是高平台上的高增長,不僅僅是16%的增幅,更重要的是省長提出的總量要達到850億。這是省委、省政府對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省長雖講是約定數,關起門講是必保的目標。從責任講,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堅持以人為本,解決民生問題等等,需要解決的事很多,都需要財政提供保障。沒有真金白銀,一切都是空中樓閣。作為保障部門,我們在需要時就應義無反顧地站出來,為省委、省政府分憂,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盡可能地提供更多的財力保障。這是主觀上的認識。從客觀講,完成收入任務也麵臨著很多有利條件。我省經濟正處在快速發展期、黃金期,固定資產投資仍保持了一定的規模,投資效益不斷顯現,國企改革已擺脫最困難的時期,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經濟調整步伐加快,增長方式正在發生轉變,製造業、服務業等產業發展空間很大,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在不斷增強。能源行業雖受市場影響波動比較大,但畢竟是不可再生資源,廣闊的市場和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這方麵的不確定因素事實上也有“確定性”的一麵。另外,稅收征管手段也在不斷加強。當然,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看到不利的方麵,畢竟我省經濟基礎還比較薄弱,收入受能源拉動明顯、連年收入大幅度增長,基數又很高,等等,都對全年增收帶來一定影響。但總體來講,完成全年收入增長目標任務,是有基礎的,通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關鍵是我們自己首先要有足夠的信心。各級從年初開始,就要牢牢把收入抓在手上,要層層落實收入目標責任製。西安、延安、榆林3個發展速度較快的市要發揮好領跑作用;其他各市也要充分挖掘潛力,促進財政收入更快地增長。需要強調的是,收入增長目標越高,越要防止收過頭稅,一定要客觀求實,不可瞞報虛收。

二、關於加強支出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問題

省長在講話中專門提到,這個問題是他最關心的問題。同時,要求也講得很實、很具體。事實上,今年無論是在省財政廳彙報工作時,還是省長兩次到省財政廳,都重點強調了這個問題。他在12月初時講,要在建設上提高支出使用效益,在吃飯上厲行節約。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除過提高預算執行率、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外,他特別強調要落實責任,發揮部門的主動性,強化財政監督。這既是對我們今後理財提出的新要求,更是豐富和拓寬了我們的思路、視野,也更加使我們感到了責任和努力方向。

對支出管理問題,廳黨組高度重視,多次研究討論。這次會上印發大家討論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廳裏專門研究討論過一次,省長也審閱過,隨後,還要提交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另外,會上還印發了完善部門預算管理的材料。出發點,都是為了加強支出管理。如何加強支出管理?有幾個問題必須抓緊。一是加快資金撥付進度。財政部門、各業務主管部門之間要相互銜接溝通,減少年終支出結轉規模,避免財政資金的不合理沉澱,盡早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提高預算執行率。今年,全省支出進度要力爭達到85%以上。二是要加強與部門的聯係。財政部門要正確處理服務、管理和監督的關係,積極主動與部門聯係,加強溝通,了解部門的想法、項目進展情況,把握主動,加快資金撥付進度。三是要加強財政監督。省廳現在成立了監督局,下設三個處,五個駐市縣檢查組,監督力量得到充實。今後,要進一步強化各項資金的監督和管理,資金投放到哪裏,監管就要跟蹤到哪裏。同時,要大力推進支出績效評價,財政各個業務處室責任很重,要結合各自業務工作特點,大力探索和推進,要將績效考評結果作為編製以後年度預算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關於解決民生方麵的幾個問題

今年財政工作的一大突出亮點就是在解決民生問題上,如解決農村的“六難”問題和民生“十件實事”。建國書記在省委十屆九次全會上有一段論述,講得非常精辟。他講,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既要從“大社會”著眼,把和諧社會建設落實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中;又要從“小社會”著手,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使群眾切身感受到和諧社會建設的進展。從公共財政職能來講,關注民生是公共財政的應有之義,是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九次全會的具體體現。省委十屆九次全會通過的我省構建和諧社會的意見,可以說事事都與財政有關。《政府工作報告》數易其稿,專門增加了解決農村“六難”和“十件實事”方麵的內容,通過省政府的名義,把這些工作唱得很響。財政部門怎麼辦呢?就是義不容辭地做好資金保障工作,帶著感情抓好涉及民生的各項實事。在資金保障上,省財政已經拿了大頭,各地都要按照承擔的比例,積極負起責任,確保政策落實到位。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定要有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不能講困難、講條件。財政再困難,少買幾輛車、少搞幾個樓堂館所,這些資金都是有保障的。因此要說各地無論財力多麼緊張、多麼困難,都必須確保資金足額到位,不能打白條,切實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

還有一項與民生相關的事項,就是規範津貼補貼工作。這是一項政策性非常強的工作,非常敏感,全省上下都很關注,實施起來難度也很大。2006年這方麵的改革主要在省級,經過上上下下、方方麵麵的共同努力,目前,中央已經批複我省省直機關方案。各地如何實施,要看當地黨委、政府的安排,待各地上報省政府批準後實行。另外,還有工資製度改革,也要財政拿錢。向大家通報這些情況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醒大家,要高度重視這方麵工作,充分認識改革的複雜性和艱巨性,不要互相攀比、急於求成,要兼顧財力可能,嚴格按政策規定辦事。從全國以及很多省份收入分配過程來看,首先還是要統籌解決好社會保障對象有關待遇問題,為規範津貼補貼和工資製度改革創造一個良好的鋪墊和氛圍。從咱們省上看,前年、去年連續出台了一係列提高社保對象待遇的政策,目前在實施津貼補貼中沒有出現什麼社會震蕩,比較平穩。因此,這項工作關鍵是把改革的進程、財政承受能力、各相關群體利益統籌起來考慮,妥善協調處理好相關人員的收入分配問題。各地在製定規範市縣津貼補貼方案時,要充分考慮規範津貼補貼與提高社會相關群體補助標準之間的關係,充分考慮市與縣津貼補貼水平之間的關係,逐步縮小地區間的差距,促進社會和諧。各地在安排新增財力時,要充分考慮這方麵的資金需求,如果實行就要打足打夠預算,不得留有缺口,不得出現新的工資性拖欠,要確保機構正常運轉,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另外,在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做少說,要引導幹部職工充分理解和支持這項改革,既然是規範就有增有減,不能簡單、片麵地把規範理解為提高收入。

四、關於推進財政改革問題

改革仍然是今年財政工作的主旋律,從去年到目前,這方麵的工作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今年要下更大的力氣,繼續深入推進。昨天會上,我講了十個方麵的改革。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以“三個方案”為核心的省對市縣管理改革問題,就是大家知道的省管縣試點改革、“三獎三管六保障”激勵約束和“兩政一教”債務。另一個,就是以部門預算為龍頭,包括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非稅收入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等預算管理製度改革。

相對於其他改革來說,“三個方案”的實施是財政改革的主角,是今年財政改革的台柱子。去年,我們深入調研,花很大的力氣,製定了這“三個方案”,在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時,得到充分肯定。很多同誌說,“三個方案”的內容很實,抓得準,操作性強,有真東西。建國書記也專門就此作過批示,要求穩妥推進,務求實效。去年12月初,財政廳黨組向省長彙報時,省長指示,“三個方案”要辦培訓班,屆時他將親自到培訓班講課,要向書記、縣長們講如何花好錢。介紹這麼多情況的初衷,無非是要大家統一思想認識,高度重視這方麵的工作,適應新的理財觀念的需要,切實把這三項改革抓好、落實好。需要強調的是,“三個方案”的出發點是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從機製上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提高公共財政保障水平,增強縣級政府增收理財、加強管理的積極性,切實緩解縣鄉財政困難,彰顯公共財政理念。決不能把改革理解為實行了“省管縣”就可以躺在溫床上過舒坦日子,縣區的發展責任和主體還是要靠自身。還有,化解債務也不是等省上拿錢兌現債務,而是先化解後獎補,責任主體仍是縣區,大家對此一定要有正確、積極的認識。

從各項財政預算管理改革講,適應形勢的需要,省上在省級部門預算改革上,下了很大力氣。受財力等各方麵因素製約,市縣改革確有很多困難,但是可以借鑒省上的改革理念,特別是一些改革範圍小以及還沒有開展的地方,要重擴麵、重規範,全省所有縣區都要實行部門預算,通過不斷努力逐步使部門預算規範到位。在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與部門充分溝通,要讓部門明白改革是為了更好地保障需要,不是卡脖子,努力爭取部門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為改革順利推進創造良好的條件。政府收支分類改革要以全麵、真實、準確為關鍵,穩步推進。國庫集中支付要以擴大支付範圍和規模為重點不斷推進。今年,通過國庫集中支付的資金要達到省級財政總支出量的30%以上,各市也要在這方麵邁出實質性步伐。政府采購要以擴大政府采購規模為重點,拓寬政府采購領域。與財政支出規模比較,我省目前的政府采購還比較小,潛力也很大。今後,對屬於政府采購目錄範圍的采購項目,都要實行政府采購。非稅收入管理改革要以擴大管理範圍為重點,進一步完善綜合財政預算。省本級從今年上半年起,先在省財政廳、公安廳、教育廳、衛生廳、建設廳、農業廳、工商局、環保局、質檢局、藥監局10家單位試行,其他部門和單位從下半年起全麵推開。各市縣也要結合當地實際,積極推行非稅收入管理製度改革。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改革,相對來說起步晚、難度也大,各市縣目前普遍還沒有機構和人員,力量薄弱。這次會上,關於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改革方麵的文件就有3個。希望大家認真學習,要在健全機構、理順管理體製、清產核資、加強經營性資產監管、促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等方麵有突破、有成效。各地要建立相關管理機構,推進建立省市縣鄉四級管理機構和財政、主管部門、行政事業單位三層次管理框架,理順資產管理體製。金財工程建設,要按照省上統一安排部署,加快進度,確保預期目標實現,切實提高財政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水平。還有要以規範會議費、差旅費管理為重點,完善公務活動接待製度。

五、關於確保科學合理地編製2007年預算問題

各地要遵循“統籌兼顧、瞻前顧後、突出重點、留有餘地、完整規範”的原則,科學合理地編製好本地區的2007年預算。一是盡可能確保預算編製範圍的完整性。各地在編製2007年預算時,要切實將中省的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全額列入本級預算,同時在本級預算中反映對下級的稅收返還及轉移支付,自覺接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對本級預決算的監督,進一步規範預算編製管理。省財政將積極予以支持配合。二是研究改進預算收入編製的辦法。去年,參照中央建立預算調節基金的做法,我們建立了省級預算調節基金,主要是為了規避風險,防止以後年份可能出現的短收以及應對一些重大緊迫事項的支出需要。省級預算調節基金使用時,由省財政提出具體方案報省政府批準,並向省人大常委會備案,接受省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希望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做些建立地方預算調節基金的探索。三是編製預算要突出重點。2007年的減收增支因素很多,我在工作報告中已作了分析。各地也要結合實際,深入分析,早謀對策,妥善編製好2007年預算,妥善處理好滿足群眾需要和政府財力可能的關係,特別是既要統籌兼顧,又要突出重點,實實在在地保證重點,壓縮一般性開支。四是切實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編製預算。這項改革意義重大,要加強組織領導,提前向人大等有關方麵做些宣傳解釋工作。要加大數據轉換和決算工作的人、財、物保障力度,加強對預算單位的業務指導和培訓。要在不斷完善預算支出標準體係的基礎上,推進用經濟分類編製項目預算試點,實現對預算按功能分類和經濟分類的“雙維”控製。要以新的政府收支分類體係為依托,加快“金財工程”建設,促進財政信息的有效銜接和對財政資金運行的實時監控。

六、關於幹部隊伍建設問題

省長在講話中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一定要審慎用權,切實為人民當好家、理好財。應該說,近年來,我們在幹部隊伍建設方麵下了很大力氣,財政係統隊伍建設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財政人的形象也有了極大提升。但是,與社會各方麵的希望和要求相比,與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相比,我們還有不少差距,需要采取更加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的財政幹部人才。以這次“雙先”表彰會為契機,我想我們還是要繼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抓好隊伍建設。這裏,我主要講兩個方麵的問題:一個是要加大幹部教育培訓力度。根據財政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履行職責的要求,要多途徑、多方式促使幹部職工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素質。另一個就是要教育廣大幹部廉潔自律。財政部門有一定的資金分配權,多方關注,永遠是別人攻關和社會關注的對象。因此,要教育廣大幹部牢記“廉政這條高壓線”,從小事、日常工作行為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潔自律、兩袖清風、一塵不染、清清白白。同時,要對幹部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堅持教育、製度、監督並重原則,加強製度建設和體製創新,加強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持之以恒、毫不動搖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