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婭驚奇地反問道:“為什麼突然提這個問題?你瘋了嗎?我們在哪裏?在非洲嗎?我真不明白,你們記者怎麼有這麼多怪問題”。
就在拉賓走近他的防彈車時,一個黑頭發的年青人掏出了一枝口徑9毫米的貝雷塔牌左輪手槍,向拉賓的胸部開了一槍。凶手一邊開槍,一邊還喊著:“沒事,沒事,這不是真子彈”。
拉賓手捂住腹部向前彎下了腰。如夢初醒的保鏢們竟一時忘了立即擒住凶手,而是撲上前去,想用他們的身體遮蓋住拉賓,卻在慌亂中把拉賓的背部暴露給凶手。阿米爾又向拉賓的背連開兩槍,一顆子彈擊中了拉賓的背部,另一顆擊中了一名保鏢的肩膀。拉賓倒下了。
在拉賓的司機的幫助下,保鏢們把拉賓抬入汽車。另一些保鏢則製服了凶手。還有一些保鏢拉起利婭就走,他們不斷地對她說,那是一支玩具手槍,不是真的。
在把拉賓送往醫院的途中,隨車的那名保鏢問拉賓:“總理先生,你傷著了嗎?”
“是,是。”拉賓呻吟著。
“傷在哪兒了?”
“背上,背上”。
突然拉賓低沉而清晰地說出了他一生中的最後兩句話:“我沒事,沒事”。說完,頭一歪,就昏迷了。
大約一分鍾以後,拉賓被送進伊希洛夫醫院。此時,他已沒有血壓和脈博。醫生立即進行搶救。兩顆子彈,一顆打在脾上,另一顆擊中了脊椎。其中一顆是經過改裝的達姆彈,由於子彈在體內爆炸,導致大出血,無法止住,鮮血染紅了手術台。
11點06分,以色列電台向全國宣布,拉賓總理傷勢非常嚴重。
在拉賓遇刺的國王廣場,人們點燃蠟燭,唱起悲歌。更多的人則湧向伊希洛夫醫院,等候拉賓的最後消息。
11點10分,醫生們走出急救室,宣布搶救無效,拉賓的心髒已停止跳動。
這一天,正是猶太教的安息日。
拉賓夫人利婭從丈夫的衣袋中掏出了一張浸透血跡的紙,上麵寫的是拉賓在一小時前唱過的最後一首歌——《和平之歌》。
難道和平之路都要鮮血來鋪墊。當年,第一位與以色列握手言和的阿拉伯陣營首腦,埃及總統薩達特已經為中東和平付出了鮮血,今天,第一位與阿拉法特握手言和的以色列總理又為中東和平付出了生命。
讓太陽升起,讓清晨充滿光明。
最聖潔的祈禱也無法使我們複生。
請唱一首和平之歌吧,
不要小聲地祈求神靈。
引吭高唱和平之歌,
這是我們最應當做的事情。
在《和平之歌》中,和平鬥士——拉賓離開了人間。
為紀念拉賓這位以色列的英雄,以色列政府於11月12日宣布,將拉賓遇刺前最後一次參加和平集會並發表和平演講的廣場,重新命名為伊紮克·拉賓廣場,以為永久的紀念。
(執筆: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