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所恐懼的(1 / 1)

一直以來,我都堅信一個觀點:恐懼是人類進步的最大推力。因為恐懼黑暗,人們發明了電燈,因為恐懼死亡,人們發明了各種藥劑,因為恐懼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所以人們拚命賺錢工作。

但是後來我逐漸意識到,恐懼不總是能推動人向前看,它還教會人如何去逃避。

因為恐懼欺騙,所以人們選擇相信,因為恐懼真相,所以人們選擇謊言,因為恐懼未知的遠方,所以人們選擇原地踏步,躊躇不前。

我就是後麵的那類人。

很小的時候,當我第一次得知人是會死的時候,我做了整晚的噩夢,半夜裏驚醒看著房間裏樹的倒影都覺得害怕。再稍微長大一點,我害怕黑暗,於是爸爸教我每次晚上走樓梯的時候都默念:”喃無阿彌陀佛“仿佛這是一句充滿了魔力的咒語,可以擊退我所有的恐懼。

等年齡又增長一點,我開始害怕別人的目光。無論是陌生的人,熟悉的人,無論那目光是惡意的,調侃的,還是善意的,關切的。

我總是能看見各種勵誌的文章,書籍裏麵寫著: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做你自己。但是我覺得這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覺得我窮其一生可能都難以做到這幾個字:做你自己。

我太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了,但我又不能去轉變它,哪怕是好上那麼一點點,所以我選擇了逐漸封閉自己的內心。我不向任何人談論關於我的任何私密事情,遇上別人的目光也會下意識地選擇回避,我不喜歡別人談論起我,哪怕別人隻是在誇獎你的穿著打扮。

表麵上,我和熟悉的人還是改笑笑,改罵罵,等到夜深安靜下來的時候真的覺得一種由內而外的孤獨,與茫然不知所措。因為我現在最恐懼的是未來,恐懼母親得知真相後的淚水。

作為一條即將畢業的大學狗。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是什麼樣的,我有嚐試去追逐過自己的夢想,但是現實把我的臉狠狠打腫了。我不知道我到底應不應該繼續下去。

我現在總算能體會為什麼人們都喜歡看勵誌的電影小說了。因為裏麵的主人公其實就是自己的投影。自己為了生活,為了所有正常的一切拋棄了自己的夢想,開始安安穩穩地偏居一隅做起一個鹹魚來。所以希望那些虛擬的主人公能堅持夢想並且獲得成功,就好像是自己實現了夢想,獲得成功了一樣。

我害怕自己也成為那種人,但是恐懼又使我逃避,有的時候真是挺討厭自己的覺得自己真是賤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