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延安,就鑲嵌在我們的心坎上(3 / 3)

站在這具有劃時代曆史意義的七大會場,使人肅然起敬。禮堂雖小,卻裝得下整個中國,整個世界。

我們黨從南湖到井岡,從井岡到延安,在光明的中國和黑暗的中國的搏鬥中,在艱苦漫長的血與火的革命征途上,有多少英勇的黨員流血犧牲,有多少英勇的幹部拋下頭顱!正如毛澤東同誌在七大報告裏說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並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幹淨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他們又繼續戰鬥了。”朱德總司令在七大作了《論解放區戰場》的報告,總結了我黨武裝鬥爭的曆史經驗。周恩來同誌在大會的講話中,回顧了我黨成長壯大的曆史道路,號召全黨同誌:“讓我們團結起來,高舉毛澤東同誌的旗幟,勝利前進!”

延安啊延安,毛主席和黨中央在這兒生活了十三年,那是艱苦奮鬥的十三年,光輝燦爛的十三年。在延安,我們黨總結了中國革命的曆史經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針,勝利地結束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繼而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戰的偉大勝利。在延安,我們黨哺育了多少萬英勇的黨員,造就了多少萬優秀的幹部。這些幹部從漫漫的長征路上走來,從抗日的烽火戰場上走來,從刀光劍影裏拚殺出來,從槍林彈雨中磨練出來。這些幹部是我們黨的財富,是力量的所在,是我國革命曆史征途中的先鋒。

在延安和陝北高原上,我們黨迎來了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一九四七年三月,蔣介石在美帝援助下,向我各解放區挑起了反革命內戰,在接連遭到慘敗之後,又悍然向我山東和延安發起了重點進攻。毛主席、周副主席和黨中央一起,正是在這傍晚天黑之時,毅然離開延安,告別延河,踏上了轉戰陝北的征途。在這一年多的艱苦轉戰中,毛主席、周副主席和黨中央的同誌們,一直堅持留在陝北。黨中央的同誌們在艱苦的轉戰中,無論戰事多麼繁忙,生活多麼困難,始終和人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始終堅持指揮著我各路野戰軍,向舊中國發動了史無前例的大進軍。我們黨從這兒出發,領導全國人民,奪取了全國勝利,迎接了新中國的誕生!

聽,延河在歌唱!今天,在社會主義大建設的時刻,讓我們繼承發揚黨的戰鬥傳統。在新的長征路上,怕什麼關山重重,雪山草地,泥濘坎坷,我們將像前輩那樣去戰勝它。即或遇到百條大渡河,千座瀘定橋,萬個臘子口,我們也將像前輩那樣去奪取它!讓我們躍上一個又一個高峰,贏得一個又一個新的勝利。我們黨必將興旺起來,我們事業必將發達起來!

天色黯淡了,夜已降臨。然而,延安是燈的山,燈的水,無比輝煌,如同白晝。高高的寶塔山銀火燦爛,把萬道光點撒落在清清的延河裏。錚亮的光柱,從山上一層一層窯眼裏飛迸而出,組成萬千條銀光斑斕的河流,儼然是一個燈火溶溶的世界。

即使在黑夜裏,延安還是醒著的。

我還清晰地看見,寶塔在微笑,延河在召喚!

延安,就這樣深深地鑲嵌在我們的心坎上!

一九七七年七月於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