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大夫熊率且比在側,忙說:“此計雖好,隻是還有個季梁,恐無益於事。”
鬥伯比:“不是為了眼前,而是另圖未來。”
熊通立即釆鈉。
少師進得楚營,果然不負使命,左右顧盼,東張西望,力圖探得更多的軍事情報。但令他失望的是,楚人哪來的兵強馬壯?反而多是老弱殘兵,而所執戈矛、劍戟大多也是殘缺、老舊。頓時大不以為然。心道楚國連年出兵,東征西討,哪不要軍費,不用青壯之人?也許是戰爭費用開支過了頭,國內經濟不景氣,加上大多數青壯年都戰死沙場了,征兵不易,隻能以老弱充數,這樣的部隊有多大的戰鬥力?
他的判斷很快得到了證實,熊通以很重的禮義接待了他。於是,他顯出了很高傲、矝持的樣子,說:“隨國在漢東,也是一個地大物博的侯國,經濟雄厚,軍事強大。本來可以與楚和平共處,互不侵犯。不知你國犯境,意在何圖呢?”
熊通幹笑了笑,說:“敝國連年荒歉,經濟不景氣,百姓也很窮困。雖說多年來也聯絡周邊各國,希望獲得扶持,但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弱小國家。所以有心結交像貴國這樣的大國,一來提高敝國的知名度,再者也可為唇齒相依,多個幫襯啊!”
少師傲然說:“這不是小事一樁嗎?漢東各國,誰不看我隨侯的眼色行事呢?下官可以答應和貴國結盟,對這些小國,你就可以無憂了!”
熊通忙說:“那就感謝大人成全了!”
隨侯遣派了少師,心裏並不踏實,急切地盼著回音,了解楚人的真實底細。少師回到隨都,立即向隨候彙報說:“微臣料事素來無差,那楚人果然不足為慮。不僅老弱殘兵,而且武器陳舊,哪有多大戰鬥力?從部隊的窮酸像和裝備,比起我隨,至少給他三十年也趕不上!”
少師走後,鬥伯比進言立即班師,熊通便傳令撤軍。少師即刻求見隨侯,獻計說:“楚人現在退兵了。微臣認為,楚師不過老弱殘兵,根本不堪一擊,不如乘他撤退之時,打他個措手不及,揚一揚我隨的軍威,使他從此不敢小看於我!”
隨侯以為然,便準備出兵。季梁得知,急忙勸阻。向隨侯諫道:“萬萬不可!臣懇請國主不要被某些表象所迷惑。楚自若敖、蚡冒以來,勵精圖治,發展經濟,囯力不斷増強。特別是熊通自從侄兒手中謀奪政權後,更野心勃勃,開拓疆土,征服了漢西諸國。如今有意向我示弱,實際是要誘我上當,如果追擊,豈不上了他們的大當?”
這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隨侯猶豫難決,隻得請示神靈。親自起了一卦,那知確為不吉,隻得做罷。
熊通見隨侯並不上當,隻得再問計於鬥伯比,鬥伯比又說:“對於隨侯,我們的目的是要借他之口,向天子舉薦而加封國主爵王之位。但是,若不教訓教訓,使他知道楚君之威,他是不會幹的。所以這一仗必須要打,而且要把他打疼。微臣有一計,不如遣使知會各國諸侯,將會盟於沈鹿。若隨君來會,說明他服從於我,自然會為我代言。如果不來,則以叛盟而伐之。”
熊通當即遣使,照會漢水各國,將以孟夏之朔,會盟於沈鹿。至期,庸、濮、巴、鄭、盧、羅、軫、申、鄖等諸國,皆不敢有違,齊聚沈鹿,唯黃、隨二國不到。熊通遣薳章責黃,黃國急忙派使告罪。屈瑕往隨,隨侯不服。於是,熊通再度興兵伐隨,進軍至漢、淮二水之間的速杞。
隨侯本來就是個沒有主見的人,見楚人又來攻伐,一時又慌了,隻得召集群臣。
季梁說:“楚人再次興兵,借口我未參加沈鹿會盟,不如即刻遣使入楚營,賠禮致歉,同意參與會盟,不就化解戰爭了嗎?如果楚固執己見,則理曲在楚了。以此激勵將士,楚人就必敗而退了。”
少師冷笑一聲,說:“難道我們害怕楚人就到了如此地步嗎?楚人以客犯主,千裏作戰,疲憊之師。而且多為羸弱,有何可怕的?這是他們自尋死路。不如乘此機會打他個落花流水,不能像上次一樣逃脫!”
幾句話說得隨侯心動,於是命少師統領右軍,自領左軍,季梁護駕,在青林山下布陣,抗擊楚軍。季梁又獻計說:“楚陣分左右二師,但楚人尚左,楚君及精銳定皆在左陣。我軍當避實就虛,攻擊其右,右軍一敗,左軍失去了氣勢和依托,就可以大敗楚軍了。”
少師不以為然,說:“笑話!楚有國君在左,難道我主不也是國君嗎,既然是相攻、相伐就要對等,難道要讓楚人恥笑我君膽怯嗎?”
隨侯覺得有理,便向楚左軍發起攻勢。
熊通冷笑一聲,指揮楚軍大開陣門,待隨軍殺入,便四麵合圍而來。果然都是精銳之士,以一當十,驍勇異常,殺得隨軍暈頭轉向,鬼哭狼嚎。少師乘著一時之勇,一杆長槍,左衝右突,橫衝直揰,偏偏遇到楚將鬥丹,不幾合便被斬於馬下。
季梁護著隨侯,拚命衝殺,而楚軍竟如潮水湧來,一浪接一浪,綿綿不絕。隨侯棄了戰車,與步卒混在一起,季梁隻得緊緊護住隨侯,殺出一條血路,脫出重圍,清點將士,已剩不足三成,隻得倉促逃回隨都。
隨侯大敗而歸,痛悔不聽季梁之勸,又得知少師已戰死陣中,更加無限傷感,止不住老淚縱橫,頓足捶胸,長籲短歎。
季梁隻得再進言相勸,說:“國主如此傷感,又如何能解眼前之困呢?目下當以退敵保國方為上策啊!”
隨侯:“寡人不明,才有今日之敗。從今以後,一切唯聽愛卿之謀!”
季梁:“為今之計,隻有順、和二字。順者,既暫時允諾楚人的某些條件。和,就是爭取和平協商,和平解決。”
隨侯:“寡人心緒已亂,就以卿為使,去楚營處理和談事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