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他自歎自恨,束手無策,坐臥不寧,愁腸百結!隻能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哀聲長歎,潸然落淚!獨自坐在廳堂之中,麵對府外一片嘈雜之聲,心碎欲裂……
突然,他最寵愛的小兒子跑上前來,摟住了父親。
他一驚!猛然回憶起了姬氏家族,從先祖神農,至文王、武王,建立西周王朝,曆經千年風雨,走到了今天,不知多少驚濤駭浪?艱辛和曲折啊!望著自己的後代子孫,難道數百年的基業,就要毀在自己這一代人的身上嗎?
自後稷出世,倡導農耕,家族中人才輩出,以赴國難,勇於犧牲。早年,太伯、虞仲為傳位給少弟季曆遠走他鄉,入荊楚為蠻,不知所終,乃有文王,開拓了周室的江山社稷。此後,伯夷考欲傳位於弟姬發,替父請罪,自入虎口,被紂王殺而醢之,屍骨無存。再有武王伐紂,克商而取天下。這一件件輝煌壯舉,為姬氏家族,更為後世留下了千古的豐碑!
召公回過頭來,望著自己的娃兒,無限深情地撫摸著孩子的頭,長歎一聲:“是啊,姬氏的先輩,曾經創造過多少輝煌?而今姬氏隻恐怕要違先人了……”
他心潮澎湃,別有一番心緒,湧上了心頭……
自從武王克紂,先祖奭封於燕召,位列三公,二百餘年來,一心事主,忠心耿耿,全力以赴,然而終究未有獨特建樹。反之,成王時,周公攝政,先祖疑之,作《君奭》,以為製肘,周公隻得避難荊楚。厲王貪暴,未能全力諫阻,防患於未然,至於今日之亂。真是愧對先人啊!看來是自己作出犧牲的時候了!必須做出決斷,補償對天下的虧欠,更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周室江山,僅曆十代而亡啊!
聖人說:天下當以民為本。故堯舜不忘民憂。這個世界可以舍棄一切,就是不能舍棄了民眾!小小的娃兒,盡管什麼都不知道,卻也知道要救天下人!召虎就是失去了自己的一切,也不能失去了民眾!於是,他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以自己的兒子,假以太子交給民眾!
……夫人緊緊抱住了兒子,淚流滿麵,痛哭失聲,拚命地喊著:“不,這是我的兒子,誰也別想奪去……”
召公抱著頭,心底在淌血……
一家人都在悲哀!
望著痛哭的家人,他的心猶如刀刺箭穿……以自己的兒子換太子,這就意味著親生骨肉,一個幾歲的娃兒,小小的稚童,從此生命就走到了盡頭……我是一個父親麼?配作為一個父親嗎……但,交出了太子,無疑是斷了周室的龍脈,江山後繼何人?任何人要取而代之,都將是不忠不義,遺臭萬年!難道去留千代萬世的罵名嗎……
夫人的淚,早已濕透了娃兒的衣衫,娃兒在母親懷中,茫然不知何從,他無法料到,也根本沒有想到,災禍已經來到了他的身邊!小手在為母親揩淚,自己眼中也淚水汪汪。終於,母親的淚沒有了,也許是已經哭幹,或者是明知淚水再多,也救不了娃兒,還不如不流。她哽咽著說:“老爺,賤妾知道你的個性,流再多的淚也改變不了你的決定,你帶走吧……”
當娃兒從母親懷抱接入父親手中之時,他突然意識到了什麼,聲嘶力竭地大聲哭了起來,那聲音,就像對整個世界的訣別……
暴亂的人群占據了宮廷內外以及所有的街市、巷道,他們把一切可以填飽肚皮的東西,都洗劫一空,統統都填進了口中。所有能遮體擋寒的破布、爛麻也都圍到了身上,木器、家什都投入火中。到處一片狼藉,漸漸地,所有的食物都已告罄,人們的耐心也到了極致,一場更大暴亂又在醞釀之中。
召公大開府門,懷中抱著娃兒登上了高台。
人群騷動了,激動、憤怒、呼號,把京城變成了將要爆炸的火藥庫!
召公說:父老兄弟們!我召虎代表王室今天向大家賠罪!昔日下官也曾力諫厲王,可是厲王不從,才有今天之難啊!我今天把王太子交給你們,可是殺了王太子,就能平眾人之怨嗎?若能平眾所怨,請各位執行吧……
“可是,父老鄉親們啊!民以食為天,殺了王太子,你們還是要生存,還要過日子,還要回到各自的土地上去,春種秋收,養家糊口啊!今日召虎向天下承諾,隻要你們回到土地上去,朝廷即刻廢除山林專利之法,免除你們六年徭賦,十年內不對諸侯用兵,以保證百姓休養生息,恢複元氣!”
眾人聽到這裏,即刻歡聲雷動,紛紛歸家園,暴亂至此而息。
次日,文武大臣齊聚於朝,恭賀叛亂平息,國家轉安。因厲王逃奔至彘,生死不明,眾臣以召公平亂有功,公推與周公共攝朝政,史稱“共和”。公元前841年(庚申),既為共和元年,是中華曆史上最早確切記年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