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前麵有杆子爆更(1 / 2)

山西五台閣子嶺,山勢險峻森林茂密,在這裏,彙聚著一股很強的杆子,杆子的頭領本名齊飛,匪號做點燈子。 ..

這個年代,孔孟之道,儒家思想,還有佛主的力量,在娘胎裏就教導你孝道為先,逆來順受忠君愛國。造反,是一件讓祖宗蒙羞的大事情,同時,拉杆子占山為王,隻是為了一口吃的,還沒覺悟到有著推翻舊世界創建新朝代的偉大革命理想的地步,因此,所有拉杆子造反的人,都隱藏了自己的姓名,起一個莫名其妙的匪號,這個點燈子就是這樣的。

點燈子齊飛這個人在曆史上還是有段傳奇故事的。

齊飛原本家道殷實,父母勤懇攢下不的家業,而膝下就他這個獨苗,在當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口號感召下,就送他進了太原學館讀書,但齊飛這個人資曆平平,連續趕考,同學都已經步步高升飛黃騰達,他卻總是在孫山之後,竟然連個秀才都沒撈到手,這一年年的便蹉跎了歲月,隨著他的年紀漸長,而他的父母也慢慢老去,不久之後便相繼撒手人寰,留下這個書呆子獨自一人。

書呆子不識農作,五穀不分,更不會經營,於是就在舅舅的主持下,將爹娘存下的二百多畝土地租賃出去,自己就在老屋繼續苦讀,希望弄個秀才什麼的前程,但他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結果依舊舉業渺茫。

由於不懂經營,還要讀書,還要交友遊學,地租根本就入不敷出,最後隻得將祖屋賣掉,就憑借著那二百多畝地的地租過活,若不是自己的舅舅看的緊,不得就這地也弄沒了。

祖屋沒了,得找個地方住啊,好在他父母在的時候篤信佛教,樂善好施,很是與他家不遠的廟裏和尚有些交情,於是齊飛就借住這個廟裏的一處僧房,每年給廟裏一定數量的柴米作為補貼,繼續苦讀。

如果他有讀書的潛力,那一切就都會平平安安的過去,有心人也就不敢惦記可能是未來官老爺的家產,可惜,大家都不看好他的前途,而且他也人單勢孤,於是,有心人就惦記上了他的那二百畝地。

這惦記的是誰呢?便是這五台縣的一個刑名師爺,正所謂破家的胥吏,滅門的知府,若論起整人的手段,刑名師爺最是拿手。這個刑名師爺看到這個書呆子整夜點燈苦讀,就給贈送給這位書呆子一個非常扯淡的罪名整夜點燈,那是在整理規劃造反的章程。

於是將這個罪名上報給縣尊大人,縣尊昏聵,同時更心動刑名師爺答應的五十畝好地的甜頭,二話不,就立刻下了逮捕的命令,那刑名師爺連夜帶人上廟裏抓人。

好在廟裏的和尚多多感念這孩子爹娘當年的施舍,就吩咐支客僧堵住前門理論拖延,自己豎起一架梯子讓這點燈子齊飛跑路。

不過現在下災,流寇遍地,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呆子跑了也沒個好下場,不定就讓誰打了悶棍,做了人肉湯。於是這老和尚就了善心,好人做到底,給他指點了一個明路,既然你已經被安上了造反的帽子,在這大明地麵上想做個太平百姓是不可能了,那刑名師爺為了斬草除根不留後患,一定非常想要你的命,因此,我這裏給你一個信物,你去東北閣子嶺投奔我的老施主,大寨主創北吧。

感情這位老和尚還有一份兼職,那就是周圍山寨杆子與當地百姓士紳的話事人,哪個杆子綁了肉票了,或者是士紳百姓被綁了肉票啦,就找這個老和尚在中間和,談論價碼,反正綁票不是為了滅口玩,要的是錢糧,因此這老和尚的身份正好用,於是老和尚不但在這周邊人緣極好,而且那些杆子對他也禮敬有加。

齊飛騎在牆上,拿著老和尚給的信物,望著漫星鬥隻能哀歎一聲下之大,卻無我立錐之地,反就反了吧,然後就翻牆跑了。

家遭大變,這舉業的路子也徹底的完了,因此齊飛性情大變,幹脆棄了原先姓名,就起了一個混號點燈子,投在了閣子嶺創北老寨主的門下,希望以後能報仇雪恨。

這創北老頭一看自己的寨子裏來了一個讀書人,這可是羊群裏的毛驢,新鮮寶貝著呢,就讓他做了自己的軍師,經管錢糧賬目。

這時候的山寨還是以流民入夥為多,大家基本是整村整村的加入,為了籠絡人心,基本加入來的,便以該村裏強橫者做了這隊的領,因此上山寨裏各個隊人數多寡不一,在錢糧上的分配也就不能統一,原先沒個明白人,就靠著十根手指指派,結果鬧得矛盾重重,時不時還有操刀子幹架火拚的狀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