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呂漢強不打算路過太原是有著兩個原因的,因為他實在是不願意和那幫東林大佬,還有那些不懂事物腦滿腸肥的王爺什麼的打交道,和一群豬打交道,沒來由的拉低了自己的智商。..而另一個原因也是與王承恩的來信有關。
自己與崇禎的溝通主要是依靠書信,但皇上是不能給臣子寫信的,他寫的所有東西都叫聖旨,是要內閣附署的,有著一套繁瑣完整的,正規的令人指的程序的,雖然現在郵政已經方便無比,但也不能拿來就投遞過去,那樣不但違背了祖製,而且也褻瀆了皇帝的威儀,還是要有一班人馬專門送達的,因此不方便有呂漢強有效溝通。
於是王承恩以書信的方式,隨時快捷的代表崇禎和呂漢強溝通便成了最實際的方式。
老王在信中對呂漢強的方法表示了讚同,同意的煙癮來可笑,就是他們主仆將群臣的愛心給挪用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感覺對群臣理虧,這事就不能拿出來和朝臣議論,隻能悶在自己的肚子裏,而如果再讓呂漢強背起五十萬差額的黑鍋,想來呂漢強也不可能願意,不定以呂漢強的性格,又不知道鬧出什麼事情來,因此對呂漢強也施行了安撫,反正賑災的事情本來就是皇上要向下人宣揚一下皇上的恩德,走走過場的本意居多,你呂漢強若是能做的更好,那就是萬事大吉,如果做的不好,還可以那你出去平息下洶洶的指責。誰叫你是孤臣呢,孤臣就是這個待遇。
第二件事情就委婉的了山西官員們對呂漢強賑災的想法,雖然沒真的關門放狗,但也委婉的提議讓呂漢強走的越遠越好,因此希望理解皇上的苦衷,忠心做事,不要鬧什麼情緒雲雲,也就是,在山西官員集團和呂漢強之間,崇禎再次選擇了傾向山西官員集團。
“你不讓我進城,我還正懶得去呢,這樣省的相見兩相厭。”這話的時候,呂漢強還是有股酸酸的感覺,一種再次被拋棄的沮喪油然在心頭升起。
既然人家閉門不納,那自己更沒有必要熱臉貼人冷屁股,於是就按照自己既定方針,繞過太原而直接走五台陽泉武鄉,而後長治晉城,最後直奔平6。
當然,呂漢強不想見那些大佬,大佬們也不願意見呂漢強這個名聲狼藉的家夥,大家都抱著這樣的心態,也就相安無事。
人馬進入山西,地形也變得起伏起來,放眼望去,溝壑縱橫,梁高峁深,土地也不再正片連塊。
越往裏走,沿路上的境況就越來越不好,村鎮凋敝少有人煙,而路邊已經開始時慢慢出現形容枯槁的流民,即便大軍經過,也不知道躲避,隻是茫然的倒在路邊,行屍走肉般的任你前行,時不時也可以看見路邊溝渠裏的死人而後便是白骨,一群群也不知道是野狗還是財狼,也紅著眼睛不怕人,就在那大搖大擺的啃食屍體。
而隨著大片大片的土地已經幹裂拋荒,村鎮破敗,在偏遠的地方,已經開始出現被杆子焚毀的村落,那裏殘垣斷壁沒有人煙,隻有荒草頑強的占領了昔日的灶台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