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仁者之心,知求仁而已矣。蓋求仁莫不難,而難則有獲在也。先之後之,仁者之心如是。今天下求仁者多矣,而得仁者恒寡。非不求之咎,求之而速期其效之咎,蓋求之之事,效常視功為衡,而有速期其效之心,功反為效所累,無他,程效之日多,則施功之日少也。子問仁,夫仁者孰不從難中來乎?孰不有所獲在乎?然試問仁者之心,將以為獲乎哉?抑以為難乎哉?莫難於一身而備仁之全仁者,正不欲得其半,惟欲其全,而仁之責我以負荷者,固常在一物未獲之先,莫獲於舉世奉以仁之名。仁者則惟知務其實,惟務其實,故仁之許我以純備者,又常在更無一難之後,是故眾人之所謂獲皆仁者之所謂難也,眾人思其獲而不克,究其難者皆仁者不懼其難,而無不收其獲者也。然則,獲惟仁者可以言難,亦惟仁者可不計而仁者於此。若惟知有難而必盡之,若亦知有獲而姑置之者何也?蓋道德之詣不容以兼營,甫為其難,遽思其所獲,既以涉曆淺而獲亦無多邁往之,神莫患乎?旁騖思其所獲乃為其所難,又以願力奢而難且終廢其難也,仁者先之其獲也,仁者後之,然而仁者且不自知其為先難也,且不自知其為後獲也。天德之難全也,惟賴強力者持以永圖,以幾於不敝,使仁者畏其難,而引避之,烏所謂先使仁者見有獲而姑強之,又烏所謂後也。先與後當局者初未嚐容心,隻覺仁之自具者,在所必全,不特無獲之念思捷獲之奇,亦並無難之念為苟難之行也。是其先難之時,即其後獲之時,且並不必問難與獲,而止知先者之當務也。此何如之策勵也哉!物欲之紛乘也,惟恃果毅者堅其克複以返乎精純,使仁者知有難而故先之,則猶有難之之意;使仁者知有獲而故後之,則猶有獲之之心也。難與獲身親者,幾兩忘其故,隻覺物之害仁者在所必去,不特不以獲焉者阻其先之難,並不計夫難焉者複有後之獲也。是其能後獲之故,乃其能先難之故,且並不必問先與後,而止知難者之當盡也。此何如之奮勉也哉?子欲求仁,其以仁者之心為心可耳。

本房加批題中無一字放空,正無一字蹠實,其用筆之妙,所謂如觀山水徒步而形勢不同者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

(清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

仁知皆性所自具確指焉,而德見矣。蓋德莫大於仁知,而豈知皆性之自具者乎?誠者之成己成物也以此,且學成於己而用周於世者,非臆說莫憑也,其理原於天人之無不貫其事,征於人己之無不同,而其始皆受自有生之初,而無所增益。立其體而體立,致其用而用行,綜體用以推固有之良,而性功可以共證焉。今夫學成於己謂之仁,用周於世謂之知,統仁知而渾言之謂之德,由仁知之德而追溯之則曰性。審是,吾得言誠者之成己成物。己何以雲成?必有所以成之者;成何以專在己?必有所以先求之己者。肫然之心知一己為萬特準非成焉,無以及物一己為萬物備非成焉,並無以為己。由是而反身居業,必欲此理之實為我有,而稍不盡焉,即以為畢生之憾。蓋天下莫大於仁,而要皆為己之學也,則成己仁也。物何以能成知必有類而及之者,成何以及物知必有推而致之者。遑然之心,覺萬物各有一己,舉可以己之在成例之萬物,又同此一己舉可以成己者。成之由是,而化裁推行必欲此理之同為物有而稍未周焉,即以為吾學之恥。蓋天下莫大於知,而要非物;物之滯也,則成物知也。仁也,知也,非德之至要者哉?非成己成物者所當切究者哉?乃誠者不此之務而斤斤於盡性者,則又何說。論性於秉彛降衷之初,則德為一性所渾涵,而於其成己見仁之德焉,於其成物見知之德焉,德將以性為本源,而非性之外有所加。故君子惟自盡其性,以全其所以為德,全其所以為德,則德中之為仁為知,皆不假他求者也,則以為成己成物原於德而德原於性可也。論性於窮理至命之後,則德又吾性所分著,而德在於仁見成己之功焉,德在於知見成物之用焉。性將以德為主名而非性與德離而二,故人或謂成己成物之非性,必不能謂仁知之非德,不能謂仁知非德,則性中之成己成物,皆自然各足者也。則以為性征為德而有仁知,德征諸仁知而有成己成物可也,又何疑乎?內外無間而時措鹹宜也乎?

本房加批文清旨詣,一片空明,抽絲散水,定其下筆,倚刀較尺,驗其成字。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

(清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

服以養得善同而效異矣!蓋服人養人同一善也,卒之服焉者,在此不在彼,而謂斯人可強致哉?且嚐觀帝王之謨猷,往往不急於得民,而較之急於求民者,其效倍神。蓋所操者如此,而欲其應之者亦如此,則其源已薄;所摻者不僅如此,而於其應之者並未嚐遽期其如此,則其感已深,迨至有應有不應,夫乃知上下相感之際,非苟而已也。不然同一善也,何以服人養人之措施不侔哉?同一以善也,何以能服不能服之收效各異哉?夫非謂帝王於此將故多其術以為要結斯人之計,而因疑人之不易服有如是也。誥之作也其民疑,誓之作也其民貳,而典謨所載惟是五典九德三事六府之俾勿壞焉,則斯時之治化可知也。大搜示禮難免智取之意,代原示信終存術馭之私,而郅治之隆惟是三物六行七教八政之俾弗迷焉,則此時之民氣可想也。今夫以善服人者,豈不以所挾之善哉?豈不以所挾善而冀其或能哉?乃自吾觀之,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然則何如而可乎?蓋斯民難強之使從,惟深之以德禮者,其效乃神於刑政,而茲事非急而可致,惟徐俟其感格者,其情乃樂於輸將。以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夫善固若是迂乎?人之需吾善固若是奢乎?而吾乃益歎民之不易服有如是也。此非以厚薄覘主術也,顓蒙雖愚,亦知上之待我何如。夫型仁講讓盛禮興樂,廟堂之經論已不等旦夕之敷布,而雙輔翼匡直以養其廉恥之原厭飫優遊,以養其忠孝之意,夫然後歌功頌德者,合天下如一人焉。孔邇之慕播為風謠,夫亦知其所從來矣。此非以淺深驗民情也,政令雖嚴,亦視民之自效何如。夫保息有方,本俗有宜,朝廷之措置已不同小補於驩虞,而又三年之積養之以井田,九年之成養之以學校,夫然後輸誠納款者,由人而及於天下焉。來蘇之徯垂為典則夫亦知其所由致矣,無他,服天下者,服其心也。此王天下者,所以不急於服人也哉?

本房加批含吐律杼軸菁英靈運高致之廳延年錯綜之美

賦得惠澤成豐歲得成字五言八韻

惠澤霑無際,豐年取次成。

定知排溜滴,遙慰比閭情。

煙隴方勤耨,花村想勸耕。

流甘人荷被,飲醴物桐生。

後約期篝滿,先機快缶盈。

吉應占牧夢,香待熟蟬鳴。

土脈催犁洽,塵氛灑道清。

濃膏敷下尺,歡浹太平泯。

本房加批銜花佩實,濬發巧心。

本房加批屬文之道,事出神思,均五音之響,而出言異句,等萬物之狀,而下筆殊形,立範運衡,以明體要,吐言天拔,乃出自然。統觀諸製,朱藍共妍稠適上遂跡之曩,論符券斯同生世誦清芬,早膺優選,昔歲槐廳校藝曾契風裁,今茲棘院書名更矜月旦,瞻山識璞,群誇片玉之英,飲水歌詞,允協條冰之望。

賦得歲豐仍節儉得豐字五言八韻

壽寓延洪日,欣逢歲屢豐。

熙恬寰海慶,節儉普天同。

瑞兆占三白,秋成驗二紅。

耕惟千耦並,餘計九年能。

既富敷觀象,還淳溥泰鴻。

俗安巢燧上,詩采魏唐中。

樂對倉箱滿,思防杼柚空。

阜財欽舜化,長此荷帡幪。

本房加批摛華振秀,工雅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