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受命於天壽永昌(2 / 3)

王莽這次大清洗的主要對象是皇親國戚、地方豪強和官僚隊伍中的一些反對派。漢元帝的妹妹、王政君的小姑子敬武長公主,過去曾站在傅太後一邊反對王氏家族,王莽當了安漢公後又曾得罪於她。於是,王莽私下派人查清她的罪名,上報太皇太後,太皇太後下詔賜其服毒自盡。此後紅陽侯王立、平阿侯王仁、梁王劉立等先後被王莽除掉。

在清洗官僚隊伍這一方麵王莽可以說是毫無顧忌,理由亦十分簡單,就是為了政治上的需要。誰如果阻礙了王莽的所作所為,誰就會成為其打擊和清除的對象,不論於國有利與否,都逃脫不了厄運。這次清洗的對象有何武、鮑宣、王安、辛通、辛遵、辛茂、辛伯等一些當時的著名人物。

何武一介儒生,憑自己的能力和才智,一直升上三公的位置,應該說他對西漢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其“為人仁厚,好進士”,在士大夫中間有較好的聲譽。何武在漢哀帝時與董賢交好,有意疏遠王氏家族。王莽落難時曾求他幫忙,但遭到拒絕。因此,王莽對他懷恨在心。王莽複出後,何武還是不支持王莽,結果被罷免回家。可能何武已經意識到大禍來臨,當囚車來到他府第之時,他自絕身亡。

鮑宣為當時名儒,從小小的下層小吏,一直做到司隸校尉一職。為人耿直,敢於直言,深得下層官僚和百姓們的歡迎和愛戴。由此也就得罪了一大批投機鑽營的惡人,尤其是像王莽這類權高位重,別有所謀的野心家。此前,鮑宣已因得罪孔光而被流放到上黨地區(在今山西南部)。當時朝廷在追拿“罪犯”辛興,鮑宣女婿與辛興關係甚好,便幫助辛興躲避追捕,在路過鮑宣家時,二人曾在鮑宣家中吃過一頓飯,但鮑宣並不知情。王莽以“包庇罪”將鮑宣逮捕入獄,最後,鮑宣死於獄中。

辛通、辛遵、辛茂兄弟三人皆為將才,為當時名將辛慶忌的兒子。辛通時任護羌校尉,辛遵為函穀都尉,辛茂為水衡都尉,都很有發展前途。但是,他們無意中得罪了王莽的左膀右臂,即甄豐與甄邯,他們認為辛氏兄弟的才能遠在自己之上,將來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而平時,辛氏三兄弟根本就瞧不起甄豐和甄邯。真是冤家路窄,這次大清洗的總負責人是甄豐。值此天賜良機,甄豐迫不及待地派手下一幹人到處尋求辛氏三兄弟的罪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最後羅列了一大串罪名,將辛氏兄弟逐一殺害,連時任南陽太守的辛伯也被牽扯進去,一並處死。總之,辛氏家族幾乎被滅族。由此可見王莽集團在奪取政權的道路上的不擇手段。

這次大清洗也把金氏家族給牽涉進去了。一次王莽請禮學大師少府宗伯鳳在宮內舉行講座,題目是“為人後之義”。宗伯鳳按照宗法製度來論證:不管是誰,隻要是過繼給別人,成為了這個人的繼承人,你就得斬斷與自己直係血親的親緣關係。顯然,此地無銀三百兩,宗伯鳳的目的十分明顯,就是為王莽專權製造一種合法的外衣。當時,王莽寵臣之一的京兆尹金欽和他的族昆弟宅侯金當也在座。金欽為漢武帝時名臣金日□之後,金欽的族兄金涉是王莽進入政壇的恩人,金當的母親是王莽的姨母,可見他們與王莽之間的關係絕非一般。在討論過程中,金欽和金當對宗伯鳳的說法提出異議,由此,遭到了甄邯的強烈反對。事後,王莽把此事稟報給太皇太後,然後召集大臣開會,聲討金氏。最後,金欽被迫自盡身亡。

至於對地方豪強的大清洗,王莽更是心狠手不軟。此時的豪強地主都占有大量的土地,大多采取田莊式經營方式。田莊內有農、林、牧、漁各業,及某些手工業生產,同時還進行一定的商業和高利貸活動,具有極強的獨立性。豪強們憑借手中的財富,有時敢同中央政府對抗。地方豪強的飛揚跋扈已經是王莽的一塊心病。因此,王莽對他們給予堅決打擊。如潁川太守嚴詡,在地方上放任部下為非作歹,使得潁川地方壞人橫行霸道,好人不敢言語。王莽後來把他上調中央,聽候處理。然後派遣何並出任潁川郡守,何並是一個敢作敢為的強硬人物,王莽之所以派他來,就是看中了他的這一點。當時潁川郡首惡錘威,是當時尚書令錘元的弟弟。錘元知道這次派何並去,他弟弟會凶多吉少,便向何並為他弟弟求情,希望何並到潁川後能放他弟弟一馬,但何並嚴辭拒絕了他。何並到達潁川後,開始進行大清洗,錘威等一幹人聞風而逃,想到外地避避風頭,然後回來東山再起,可是,此次不同於以前,何並馬上派人到各地去追捕逃犯。最後,包括錘威在內的一大批人都被逮捕歸案。潁川地方混亂的局麵得以好轉。王莽對地方豪強強有力的大清洗,維護了地方社會治安,自然也給地方百姓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這是王莽在為自己進一步取得最高權力所采取的一個步驟,目的還是在為自己的將來掃清道路。也就是說,清洗的本質並非是為當地百姓著想,而是要為自己謀私利。

王莽在掃清皇權勢力外圍後,就開始了進一步的行動——除掉平帝。元始五年(5)冬天,漢平帝得病,王莽不分晝夜地服侍平帝,並模仿周公作策的辦法來為平帝請命。他虔誠備至地對大地發誓說,隻要陛下龍體安康,他不惜肝腦塗地。但到了十二月二十八日平帝生日這一天,王莽開始了他偉大的計劃,他以進椒酒祝壽為名,於酒中放置毒藥,獻給了平帝。沒過多久,年輕的皇帝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自然有些明白人了解其中的內情,但在當時的情形下,也不敢言語什麼,隻有不了了之。隻是這樣一來,也就苦了王莽自己的女兒,她這年隻有十八歲,且沒有生子,所以不能立為皇太後。據說王莽後來曾勸她改嫁,可她堅持不肯,王莽無奈,也隻好隨她去了。在王莽篡漢之後,稱她為“黃皇室主”,室主之意就是未嫁在家室中的處女。

假戲亦真做

平帝去世,也給王莽進一步篡奪實權創造了機會,為此,他加快了篡漢的進程。他以“兄弟不得相為後”的名義,排斥宣帝曾孫中年齡比較大的五個王和四十八個侯繼承帝位。然後立宣帝玄孫中年紀最小,隻有兩歲的廣戚侯劉子嬰為帝。事情明擺著,這是王莽篡漢的最佳時機。王莽手下一幹人最能明白主子王莽的心思,於是,他們開始行動了。

從此以後,各地要求王莽“應天承命”的符兆便不斷出現。一個叫謝囂的官僚上奏說,在他所管轄的武功縣(今陝西眉縣東),人們挖井時得到一塊白色的石頭,上麵寫有紅顏色的“告安漢公莽為皇帝”幾個字。王莽借此機會指使人向太皇太後報告,太皇太後心知肚明,她不高興地說:這是胡說八道,不可施行!太保王舜便在一旁勸道:事已至此,阻止也已經來不及了,安漢公沒有別的想法,隻想攝政以重其權,鎮服天下而已。太皇太後沒有辦法,隻好以子嬰年幼為名,下詔由王莽居攝踐祚。由於這一事情發端於武功縣,於是,就把武功縣封為安漢公的采地,稱之為“漢光邑”,以示紀念。

元始六年(6)年正月,王莽儼然以皇帝的身份祭祀天帝,行迎春禮於東郊,行大射禮於明堂。同時,改這一年為居攝元年,王莽稱為“假皇帝”,天下臣民稱其為“攝皇帝”。王莽自稱“予”,頒布朝政大事用皇帝詔書形式稱“製”。三月乙醜,立宣帝玄孫劉子嬰為皇太子,號曰“孺子”。至此,劉氏子孫已經無法維護漢家江山,而隻能由別人來操縱統治大權了。

王莽的行徑,自然引起一大批劉氏宗室和一些官僚們的不滿和反抗。居攝元年四月,一些人起而反抗,想推翻王莽統治以挽回劉漢天下。首先發難的是安眾侯劉崇,他在南陽起兵討伐王莽,最後以失敗而告終。次年九月,東郡(治濮陽,今河南濮陽南)太守翟義在地方武裝會操時起兵,擁立嚴鄉侯劉信為皇帝,宣稱王莽毒殺平帝,圖謀篡位。隊伍發展到十幾萬人,首都附近也有人起兵響應。這下王莽有些坐立不安了,他抱著小皇帝子嬰四處禱告,祈求平安,還模仿《尚書·大誥》篇發表宣言,申明自己隻是暫攝政,並沒有想篡奪帝位的想法,等小皇帝長大成人後即會還政於皇帝。

王莽一邊派官員四處宣講,一邊暗地裏調動重兵前往鎮壓。三年(8)春,才把這次反抗給平定下來。王莽對翟義實施磔屍,還命人掘開其祖父的墳墓,燒毀棺柩。他覺得這還不能解心頭之恨,又滅翟氏三族,把幾百具屍體置於一個大坑內,與荊棘、毒物等一起掩埋。不僅如此,王莽還對響應起兵的二十三個縣進行了殘酷的大屠殺,並把所殺之人的屍體分別陳屍於濮陽(今河南濮陽南)、無鹽(今山東東平東)、圉(今河南杞縣南)、槐裏(今陝西興平東南)、盩厔(今陝西周至東)等五地通衢大道旁,屍體埋於萬人坑,上麵書寫“反虜逆賊鯨鯢”。

但這一切並沒有阻止王莽篡奪帝位的步伐。居攝三年(8),王莽的母親壽終正寢,作為孝子的王莽本應該好好地發送一番,可是,王莽此時想篡權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就連對自己的老母親去世之事,也不再那麼上心了,隻是草草地料理一下就完事了。此時,廣饒侯劉京報告說齊郡發現了一口新井;車騎將軍千人扈雲說巴郡發現了石牛;太保屬官臧鴻報告說扶風發現了一塊奇石。這一切,都被王莽稱之為是上天要他來做皇帝的符兆。王莽把這些祥瑞上奏給他的姑母太皇太後,請求太皇太後同意自己今後把“攝”字去掉,並改居攝三年為始初元年。太皇太後無奈,隻得同意。

恰好這年冬天,有一個叫哀章的人,又製造了一起“應天承命”的鬼把戲。哀章是廣漢郡梓潼縣(今四川梓潼)人。他在京城長安讀書,無才無德,卻十分喜歡交結奉承有權有勢的人。事情就是這樣巧,王莽想做皇帝,還必須找一個應天承命的借口才行,這件事就被哀章給辦了。哀章請人製造了兩個精製銅匣,又寫好了兩封書簡放在其中。在一天夜裏,他穿著一身黃色衣服,抱著個銅匣來到劉邦的神廟,銅匣中裝著寫好的兩卷圖書,一卷標題為“天帝行璽金櫃圖”,一卷標題為“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內容是說劉邦傳位給王莽為真天子,太皇太後應當照天命行事。其中,還有王莽的八位大臣和王興、王盛以及哀章本人的姓名和官爵,這十一人就是上天賜予王莽的輔佐大臣。哀章來到祭祀劉邦的宗廟,把兩個銅匣交給守廟的官吏。守廟的官吏不敢怠慢,立即報告王莽。王莽得知詳情後,大喜過望。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匆匆來到高廟,拜領了這稱為金櫃的銅匣。王莽認為這是上天的旨意,高興極了,趕忙回到府第,莊嚴地戴上早已準備好了的王冠,隨後來到長樂宮,謁見太皇太後。太皇太後見自己的侄兒頭戴金冠,嚇了一大跳,不知道這個侄兒又要搞什麼鬼名堂。王莽呈上奏疏,說明自己的來意,太皇太後茫然了。她沒有意識到王莽這麼快就要取代漢朝了。自己盡管出身於王氏,但已經是劉家的人。這使得老太皇太後左右為難。

王莽急匆匆地來到長樂宮,目的也隻有一個,就是想做皇帝,想拿到日夜思念的象征著最高權力的漢朝傳國玉璽。這塊玉璽還是當年秦始皇初定天下時,用藍田玉精心雕刻而成的,上麵是丞相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它是君權神授的象征,又是無價的國寶。漢高祖元年(前206)十月,沛公駐軍於霸上,秦王子嬰降漢,恭恭敬敬地把這塊玉璽獻給了漢高祖劉邦。經過世代相傳,到此時已經二百三十多年了。當時,由於子嬰年幼,沒有立為皇帝,這枚玉璽便藏在長樂宮,由太皇太後收藏保管。

當太皇太後真的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後,再也忍無可忍,破口大罵道:你們王氏家族都是靠劉家才富貴起來的,大恩大德還沒有來得及報答,就想趁人家孩子年幼無知,奪取劉氏天下,真是一點兒恩義都不講,簡直是豬狗都不如的東西。普天之下,哪有你們這樣的人?既然你準備這樣做,要改正朔,變服色,那就應該重新刻一個啊,為何一定要用這個亡國的不祥之璽呢?我是漢家的老寡婦,早晚要死,就讓我同這塊玉璽葬在一起吧!太皇太後越說越傷心,淚流滿麵,一旁的王舜(王莽之堂兄弟)不得不勸太皇太後說:我無話可說,隻是我知道,王莽拿不到玉璽是絕不會罷休的,您早晚是要給他的。太皇太後最了解自己的這個侄兒,如果不交出玉璽,王莽真的會翻臉不認人,他什麼事都會做出來的。她反複思量,最後還是取出了密藏的傳國玉璽,氣憤地摔在地上,說:拿去吧,我也老了,即將死去了。你們弟兄就等著滅族吧!

王莽拿到玉璽後,立即下令在未央宮漸台之上大擺宴席慶賀。王莽要做皇帝了,姑母的身份也要改變,經過一番商議後,改太皇太後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後”。老太皇太後也無可奈何,隻好如此。

始建國元年(9)春正月,王莽正式去掉漢朝的稱號,改正朔,易服色。以十二月朔癸酉為始建國元年正月之朔。那天百官雲集,鼓樂齊鳴,一派熱鬧景象。王莽身穿華袞,頭戴旒冕,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接受百官的朝賀,好不開心。孺子嬰則被封為定安侯,封萬戶。同時,王莽還下了一道命令,令哺乳的乳媽隻準給孺子嬰喂奶,而不準教其說話,讓孺子嬰將來成為一個白癡。後來,王莽竟又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了孺子嬰,讓自己的親孫女陪伴著一個白癡度過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