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2 / 2)

4

聽眾:我給大家講一段真實的故事:

韓城王傑清朝時在朝為相,家裏與鄰居在蓋房時發生牆界糾紛,於是寫信給王傑,望能壓製鄰居,結果王傑的回書是:

千裏來信為一牆,

讓他幾尺有何妨。

萬裏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裏人看過後,將自家房向後退了三尺,鄰居見狀亦向後退了三尺,於是兩家中間便有了一條六尺寬的通道,後人把這條通道叫“仁義巷”。

任:隻有這樣胸懷的人才能成為宰相,就是“腹中行船為相”。

5

聽眾: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乾隆皇帝與幾大臣遊明陵,有一大臣,還是一個翰林學士,在給乾隆介紹“翁仲”(石人像)時,說成是“仲翁”,乾隆隨口吟詩一首:

翁仲如何作仲翁,

隻因窗前少夫功。

豈能在朝為林翰,

立到江南做判通。

任:我想這位翰林學士肯定沒去江南做通判,因為我估計他可能自殺了,因為皇帝的譏諷和羞辱是一個念書人所受不了的。因此,我們每個人的文風可要很好地注意啊!

6

聽眾:我給大家講個段子,也可能屬於笑話吧。

某人盜蘆席,被捉,送到縣衙,縣官問後判死刑,盜者問為何這麼重判,縣官答:聖人說“朝聞,盜席(道,夕)死可矣!”所以判你死刑。盜者一愣,說:“不對!聖人對於偷鍾的人都原諒了,我偷了一領席子,你怎麼能判我刑呢?”縣官問哪有這事?盜者回答:“論語上說‘夫子之盜鍾(道,忠),恕而已!’”縣官聽後,放了盜席者。

任:這是一種荒誕劇,其實意義很明確,和尚要是把經念歪了,就會產生不可設想的後果。

7

聽眾:任院長,我小時候聽爺爺說過一首詩,記憶很深,今日念給大家共賞:

一生德為首,勸君多積德。

百善孝為先,為人要行善。

千尊祖為上,尊主愛眾生。

萬物命為貴,命運花燦爛。

任:這是一首教化詩,前邊四句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記在心的,這就是:“一生德為首”,“百善孝為先”,“千尊祖為上”和“萬物命為貴”。

8

聽眾:任院長,我是禮泉劉根善,給大家說一段順口溜,是記中國地理上各省份的。

黑吉遼陝寧蒙安

兩廣兩湖兩河山

三江新藏福青甘

雲貴川台北上天

新增重慶和海南

全國省市區數全

香港澳門已回歸

兩岸統一早實現

9

聽眾:任院長,你好,我是老田(田綏遠),給大家念個順口溜:

父慈子教順氣丸,

兄寬弟忍八寶丹,

家有賢妻消毒液,

與人方便自方便。

任:這是四句很好的格言,但願大家牢記並能做到,則自然幸福:父慈子孝必然不生閑氣,兄寬弟忍必然和順安寧,家有賢妻必然橫事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