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1 / 2)

1

聽眾:我是禮泉鄧曉東,我看到一本書,叫《刀筆精華》,這裏有一篇文章,很是優秀,讀來大家欣賞。

任:你是鄧大儒,有你開口,必有名作。

鄧:不敢當如此之說,我現在開始讀:

湖南按察司礙於審理京吏翰林院編修沈忠仁、戶部尚書沈忠義兄弟二人家務事訴訟案遂以直批語開結其案,文曰:

羊有跪乳之情,烏有反哺之恩,仁也。鹿得草而尋群,蟻得食而報眾,義也!蜂分君臣,雁行有序,禮也!蚯蚓顯頭而知雨,鵲入巢而知風,智也!雞司晨而不誤,犬守夜而不寐,信也!夫唯物之蠢,尚知五常,況人為萬物之靈,豈能無德乎!兄通萬卷,全無治弟之才!而弟長兄一科,全無敬兄之德!有禮詩雲:同田為富,分貝為貧!又詩雲:兄弟本是同根生,祖宗留業莫相爭,一回相見一回老,能有幾回為弟兄?!沈忠仁仁而不仁!沈忠義義而不義!不仁不義,此非賢良之輩。倘若執迷不悟,定按律條以治罪!

此批

兄弟二人見此批後,抱頭大哭,焚卷後合,遂收此批,刻成金字匾,懸掛中廳,以教後世。

任:真是一篇好文字!把仁、義、禮、智、信說得如此生動。有非常的教育意義。這篇文章建議所有聽眾能背誦,能傳揚。鄧曉東先生不愧是“西府大儒”。

2

聽眾:前一段時間在《任超夜話》中聽了鄧曉東先生給大家貢獻的《刀筆精華》中那篇文章確實好,我今天下午給大家也讀一篇文章供大家欣賞。西漢時司馬相如被漢帝召到京城重用,府第就在當今茂陵。司馬相如與一村姑相好,六年未接娘子卓文君來京,似有休妻之意,司馬亦知卓文君聰明,於是並不明言,隻向卓文君致書一封,內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言下之意是我同你已無話可說。卓文君閱信後,已知其意,但並未惱怒,隻是提筆,回書一封,其文曰:

一別之後,兩地相思,

隻說是三四月,有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

百相思,千係念,萬般無奈把君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把末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唉!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見了回信,被卓文君的才氣和癡情完全打動,立即命人接卓文君來京,後二人共為漢武帝效力,均成曆史名人。

任:你是誰?

聽眾:我是興平楊名春。

任:噢,楊先生,有,有印象,才氣十足,亦是如鄧曉東之大儒。今天給大家貢獻的這段文字確實好,文中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鑲嵌得非常順暢,表達情感達到十分合理十分強烈的地步。感謝楊先生。

3

任:前天有位聽眾詢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中的其他兩個不孝指的是什麼,我經請教師大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劉路教授後得知這是出自於《孟子·離婁》篇中,原文是:於禮不孝者三事,謂“阿義曲從,陷親不義,一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也。不娶無後,絕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