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定稿寄出的刹那間,心頭如釋重負。今付梓在望,既懷忐忑,又複歡欣。雖淺陋自知,畢竟已覆一簣,進,吾往也。

記得2007年9月,為確定新的研究選題,找到合適的切入點,開始不斷思索,但一直茫茫然,惶惶然,每天總是心有所待而又好似漫無目的地翻閱資料。這樣持續了二十餘天,直到翻閱杜諤《春秋會義》輯本時才忽有所悟,終於在國慶長假那幾天裏豁然開朗,思緒紛來,於是決心進行有關唐宋《春秋》佚著佚說的研究。當時情境,常縈懷之。此後多年,念茲在茲。

2010年以“唐宋《春秋》佚著研究”為題,申報了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幸蒙批準。接著通過兩年的修改增補,撰成了眼前的這本小書,其中有些內容曾以單篇論文形式發表過,這次又有所修訂。

感謝我的博士後導師趙生群先生在百忙之中再賜大序!感謝我的博士生導師李中華先生多年來的關心和鼓勵!感謝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評審專家的抬愛,並提出寶貴的審讀意見,使本書得以改進完成!還要感謝我的家人一直以來對我傾力支持!亦謹以此拜告家父抱玉先生在天之靈,我知道,我的每一次細微進步,家父都會感到由衷的欣慰!

這本小書隻是階段性的研究小結,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地後續關注。敬祈方家不吝賜教,振啟愚蒙。悠悠千裏,勉哉,勖哉!

黃覺弘

識於漢陽淡淡居

2013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