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皇上手執剛從邊城送來的八百裏加急文書,待看清上麵的內容後,頓時龍顏大怒。百官驚駭之餘,紛紛跪稟道:“吾皇息怒,請保重龍體。”
皇上非但沒有因為百官的跪請而露出一絲一毫的欣慰,反而重重得將手上的文書“啪”得一聲拍向麵前的龍案,滿麵威嚴得斥責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爾等食君之祿,卻不能為君分憂,朕要爾等何用。”
劉琦見父皇突然之間變得勃然大怒,也一同跪在殿前,加入到百官的勸諫行列中道:“兒臣願替父皇分憂解愁,懇請父皇千萬要保重龍體………”
太子一襲感天動地的肺腑之言尚未說完,卻換來皇上更加的怒不可遏:“這份文書,正是邊城眾將聯名彈劾你的證據,你可有話說。”
手忙腳亂得拾起被坐在金鑾寶座上的男子毫不留情丟到他腳邊的加急文書,劉琦快速掃過上麵的內容後,上下牙齒不禁打顫道:“眾將所言純屬子虛烏有,請父皇為兒臣主持公道。”
“逆子,到了現在你還不知悔悟。文書上所言有證有據,由不得你在此強詞狡辯。”皇上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看得殿下群臣不禁暗暗為太子捏了把冷汗。
在這鐵證如山的罪證麵前,往日依附於太子的勢力,都怕此事牽連到自己身上,紛紛選擇明哲保身。而平日裏受盡太子打壓的大臣,則明顯挺直了腰杆,隻等時機成熟,便要將太子往日的罪狀一並給呈上。
文書上的內容,皆是多年來朝中武將對太子所作所為的嚴重不滿。其中有彈劾太子利用監國之便,克扣糧餉,中飽私囊的。還有彈劾太子結黨營私,枉顧法紀的。更有彈劾太子整日縱情聲色,驕侈奢淫的。諸如此類的惡行多不勝數,幾乎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加上此刻戰事初起,正是需要武將擔當重任之時。所以即便太子是未來的儲君,皇位將來唯一的繼承人選。皇上也不得不借此機會對太子小懲大誡,以定人心。
“來人,從即日起,收回太子監國之印,移交宗人府查辦。”皇上威嚴十足得對著堂下的文武百官說道,仿佛生怕會因此事而落人話柄,留下個千古昏君的罵名。
類似這樣的事情,以前也曾發生過,最終結果卻總不外乎是閉門思過,或是暫時收回他手中的權利。待過了一陣子,事情得到平息之後,劉琦依然會得到父皇的眷顧。隻因到了父皇這一代,隻有他這一個嫡親血脈的兒子,所以即便是犯下彌天大錯,他也從不擔心自己會因此而地位不保。
認清這一點的劉琦本以為父皇這次雖然龍顏大怒,但終究還是會偏袒於他,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殿上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皇上這次是真的發怒了。俗話說,天威難測,即便是親生父子,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得企圖挑戰對方的最底線。
“父皇,兒臣知道錯了,求父皇網開一麵,原諒兒臣這一回。兒臣保證,今後一定勵精圖治,洗心革麵。求父皇再給兒臣一個機會,求父皇了。”看到平日裏阿諛奉承,費盡心思想要巴結討好他的大臣們,此刻卻紛紛變得低眉順目,噤若寒蟬。劉琦心底恨聲道:等本太子翻身以後,定會讓你們後悔今日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