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枝舍不得自己男人上班還得自己做飯,劉小花也舍不得老媽要忙生意還要照顧家裏,因此對老媽的決定是雙手讚成,錢是永遠都賺不完的夠用就好。
“媽,我回來了!“天近黑的時候劉小花才一腳高一腳低的踩著雨水回到家,雖然現在家家戶戶都條件好了,可是這條路卻還是多年前的泥路也沒有誰來修條新路。
“你這孩子,怎麼才回來!“盧金村接過劉小花手中的東西埋怨道。
劉小花換了雙鞋才應著:“回來的人太多,擠不上車!“
“好了,娘倆個都別說了,先吃飯再說吧!“劉國正打斷母女倆的對話,提醒倆人飯菜都冷了。
盧金枝又忙著把菜熱了下,一家三口就著爐火邊說邊吃的享受著難得的歡聚時光。
劉小花趁著回家的機會去看了看劉勇的小型工廠,雖然她前世沒有辦工廠的經驗,對於服裝加工這一塊也不同,可是以前在廣東那些外企打工的日子不是白呆的,許多的管理經驗卻是可以告訴劉勇。
“劉勇哥,我看你這生意好得很,這是不是得換個地方才行?“劉小花倒是沒想到如今劉勇生意好得不行,許多時候還得加班加點的完成作務,甚至還推掉許多定製團隊服裝的生意。
“我正聯係著,隻是一直沒有合適的地方。”劉勇也苦惱著。
劉小花也就隨口說下,現在她也願意給劉勇多提什麼,這些事都得劉勇自己去解決,不過她轉了轉眼睛道:“我看那些定製工衣啊什麼的生意其實也可以接下來,我們到時外發出去不就得了。“劉小花也是臨時想到那些手工藝品小廠的辦法,一般都是外發給那些家庭婦女,既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又省了廠房等。
“外發?”
“是啊,很多人家裏不都有縫紉機啊,你可以裁好布讓他們縫好交成品就行,當然這個還是得你說了算!“劉小花有些不負責的出著主意。許多年前結婚的三大件之一就是縫紉機,盧金枝結婚那會也是那樣,至今劉小花家裏的還在使用著,因些劉勇有些認真的在考慮劉小花的提議。
清明節劉小花的兩個姑姑和伯父都是一家子大小都過來了,準備給劉小花的爺爺奶奶掃墓。
一大家子跑到山上給祖宗磕了頭掃過墳後清理下周邊的雜草才下山,當然一路上還少不得遇上熟人。
掃墓過後一大家子也沒有什麼活動,自然是圍在一起打麻將。這也是劉家每年清明的固定模式,每年都是全家聚在一起,隻是卻有些苦了盧金枝,這麼多人的飯菜都要她一個人準備,不過這兩年劉小花大了後都會主動進廚房幫忙倒也減輕了盧金枝的負擔。
劉小花雖然很喜歡這種相聚的氣氛,可又不願意盧金枝操勞,隻是怎麼勸說盧金枝都要自己做飯不肯從外麵訂酒席回來,她也隻能自我安慰還好不是天天都這樣。
劉小花的擔心也沒能持續多久,有更多的事情在等著她,清明節後她馬上就趕回了學校。(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