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萬物複蘇,路邊的柳樹抽條了,陽光曖陽陽的照在人身上,大街上大姑娘小媳婦都迫不急待的脫下冬裝換上單薄的春裝,一時之間是人嬌花豔。
如果是以前的劉小花自然也會象其他姑娘一樣早早換上春裝和其他姑娘一樣打扮打失,可現在的她卻是不願意了,雖說這天氣變好,可是春天的寒氣也不少,因此她寧可多穿點也不願意來個什麼美麗“凍“人。
陰雨連綿的天氣持續了好久,天氣剛好轉又恰逢周末,這外麵的人就不可避免的多了起來,連劉小花他們學校附近的山上也盡是人。有那一家老小齊出動來個郊遊的,有附近幾所學校裏的小情侶爬山遊玩的,還有些更是附近居民趁著這雨後放晴的日子跑到山裏來撿蘑菇的。
這座山雖然不大,可卻很有名,當然有名的其實不是山,而是山上的一座千年書院還有就是這山上出產的一種野生菌,因此平時人氣本來就多,更不要說這又是周末又是撿蘑菇的好時節。這種蘑菇隻在春天雷雨季節才有,因此雖然也有規定說是不準人來撿拾蘑菇,可是誰也擋住這些附近偷偷摸摸上山的居民,山這麼大鑽空子容易的很,管理人員人手又不足每年也隻能是徒勞無功的興歎。
劉小花看著熱鬧的山頭,原本是想著山上清靜,卻是忘記了這回事,因些滿山卻找不出清靜的地方,隻得失望而歸。
往年都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年天氣卻是有些異常,不僅下雨了還飄著雪花,這在四月天在長江以南也算是極不正常的天氣,因此雖然家裏沒有種什麼農作物,盧金枝還是有些憂心。“兒行千裏母擔憂“,劉小花早早就打過電話說今天要回家,可是這天氣不好這麼晚還沒到,也不知道路上會不會有什麼事情。
盧金枝現在的生意越做越輕鬆,她現在請了一個人專門來管理店子,自己則是偶爾才去查下賬,因此現在每天也就是在家裏做做飯打掃下衛生,閑著無聊的時候再和周圍的家庭婦女打打麻將。老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雖然他們這片地靠水可卻指望不上水,但是架不住地方好,因此這幾年經濟一發展周圍的工廠又慢慢多了些後,附近再差的人家條件也不會差到哪去,因此家裏一般都是男人出去工作女人在家相夫教子。
這也是附近村民才條件好些,要知道還有許多雙職工家庭可是生計艱難,劉國正他們以前單位就是,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破產可是卻工作量大不如從前,一個月上半個月班也就了不得,這一來自然是入不敷出,有點家底的還能吃吃老本,這沒有什麼存款的家庭隻能是節衣縮食度過難關,至少他們比那完全下崗就靠一點救濟金維持生活的人家要好上許多。
一說這事盧金枝就感歎幾年前劉國正調工作調動的好,不然雖說依現在家裏的經濟情況不缺錢,可是一個大老爺們沒有工作年紀又在再找工作也不容易,這整天在家裏閑著肯定是要閑出是非的。
也是因為這, 盧金枝被被劉國正幾次勸說也就肯放手請人。雖然說現在劉小花上學去了,可劉國正還要上班,這家裏確實得需要個人照顧,這要是沒有條件也就罷,可現在家裏條件好了自然不用這麼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