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2 / 3)

歡兜顧不上再喊叫挺住,鑽進散亂的士卒中就逃,真怕跑慢了被後羿的神箭射死。

唐頭就在聯族衛隊追趕的吼聲中趕到了。聽見吼聲,他急步飛跑,唯恐後羿打死那些王宮的士卒。他快,皋陶更快,快步衝進族隊。族隊的人看見皋陶,忙問:“你怎麼來啦?”

皋陶不答,急切地反問:“快說,獵頭在哪兒?唐頭找他。”

就有族衛告給後羿,他跑過來對唐頭說:“唐頭,你等等,待我活裂了歡兜個害人精再說!”

看看散逃的衛隊,唐頭說:“他們逃走就算啦,別再費勁!”

嫦娥掉胎的那口悶氣一直憋在後羿胸中,真想逮住歡兜,像軒轅大王肢解蚩尤那般治死這個東西。他對唐頭說:“咋能讓他逃走?不除掉這個害人精天下就難安寧!”

說著,轉身又要去追。哪裏走得脫呢,唐頭一把拉住他的胳膊,皋陶伸手摟住他的後腰。皋陶也勸:“別再追了,你看唐頭連新娘都不去娶,趕來找你,還不聽他的。”

這一下後羿醒豁了:“哎呀,唐頭你不去娶親,跑到這裏幹啥!”

後羿哪裏還有心思追趕,忙叫木殖喊住族衛,歡兜和衛隊的士卒趁空倉皇溜沒了蹤影。後羿令木殖帶著族衛回返,他匆匆跟著唐頭插近路直奔散宜族。

緊趕慢趕,他們還是落在放齊一行的後邊,快進散宜族時就聽見寨子裏吵吵嚷嚷,亂哄哄的。

後生們將放齊圍在當中連聲叫喊:“返回去,返回去,帶著新郎再來!”

放齊紅著臉直說好話:“大夥兒別急,唐頭很快就到……”

“那你們到族外去等他,他到了再進來!”後生們還是不行。

散宜頭也給放齊解圍:“人家是遠道來迎親的,我們咋能慢待?”

“不是我們慢待他們,是他們把我們不當人!”後生們還是有氣。

見外頭爭吵不休,女皇哪裏還坐得住,跑出來也勸:“族親的好意我領受,今兒是我女皇合鋪,我不能慢待人家。說啥也不能把人家趕出去!”

女皇一出麵,不少人閉住嘴,不再吱聲。可還有個後生嘟囔:“女皇,不是我們慢待他們,是他們慢待我們!”

他這一嚷,又點起別人的火氣,又是一陣吵吵嚷嚷,女皇再說啥,也沒人聽得見,族寨亂作一團。

突然,族寨靜了,靜得再沒有一個人說話,像是天神降下一般。不是天神,是唐頭。唐頭擠進人群,拱起手轉一圈,向大家道歉:

“我來遲啦,給大夥兒賠禮!”

趁著靜寂,放齊趕緊給大家說明情由。眾人聽過,哪裏還有氣,都誇唐頭心善,是個大好人。族管隨和地安排迎親的人歇息吃喝。說說笑笑日頭已經升高,族管領著唐頭行禮。他給女皇的先祖磕過頭,又拜散宜頭。拜畢,族管喊道:

迎親囉——

話音一落,散宜族的後生呼啦圍上去,把女皇住的棚舍堵了個嚴實。皋陶帶著迎親的後生上去拽拉,可是畢竟人少,拉開這個,堵上那個,怎麼也拉不開,進不去門咋娶親?這也是散宜族的規矩,迎親還是搶親的習俗。以往別個迎親,拉來拉去,不鬧騰的後生們累了,孰也打不開門。見這場景,後羿笑嘻嘻上前,伸出雙臂,往開一撥,後生們就分開兩邊。再一撥,後生們退後幾步。有不服氣的,使勁往裏擠。哪裏擠得動?這才領教了後羿的力氣。後羿縮臂拱手,笑著說:

“給我點麵子,嘿嘿!”

這當口唐頭一步跨進門裏,抱起女皇就往外奔。族管看見又喊:送親囉——

後生們不再取鬧,讓出一條通道,唐頭抱著女皇直衝抬高。待女皇坐好,後羿喊道:

抬高新娘回族——

唐族的四個獵手就把女皇抬起,晃晃悠悠踏上回族的路。放齊轉身告別,散宜頭讓後生們送上葛麻和絲綢。放齊不明白是啥意思,散宜頭笑笑說:

“禮講來回,唐族給我們送來粟穀,我們回敬些衣物。”

“這……”放齊不知該說什麼,就聽散宜頭又說:“這就叫陪嫁吧!”

放齊隻能高興地收下。

不說從此女兒出嫁要陪嫁妝,隻說迎親的大隊很快走出唐族,獵手們高抬新娘還是頭一回,興奮地唱道:

高高抬,

抬抬高,

抬起新娘,

快快跑。

高高抬,

抬抬高,

娶個新娘,

日子好。

後生們吼唱起來勁頭更足,抬高晃晃悠悠地閃著,唐頭騎著毛驢顛達顛達地跟在後頭,留下一路的歡笑。

……

回到唐族,一對新人跪拜過天地,跪拜老娘慶都,然後男女對拜。對拜完後,族娘唱起合身歌:

男有男身,

女有女身;

若要生身,

洞房成婚。

唱畢,後生們正要嬉鬧裸身交合,卻聽見族娘喊說得不對,不是往常的男女合身,而是洞房成婚。這是黎的意思,他沒有讓新人當著族人的麵裸體合身。後生們不敢過頭取鬧,聽見族娘喊說:新郎新娘入洞房——

唐頭猛然彎腰,抱著女皇進入洞窟,圍看的人們爆發出熱鬧的哄笑聲。

據說從那時起,入洞房就成為合鋪結親的代名詞,一直沿用到今天。

116

歡兜跌跌撞撞跑回王垣,將後羿堵截衛隊的事一說,摯王氣恨地直咬牙。恨不得把唐族踏平,把他那個鬧事的小弟放勳撕個稀爛。可是,除了在王宮暴跳咬牙,他沒有別的能耐。他的衛隊打不過唐頭的族隊,他撕不爛人家,還會被人家撕爛。暴跳過後,摯王隻能無奈地坐下歎息:

“完啦,完啦!”

摯王是歎息不會再有人來,垣牆肯定無法築成。他怕惡狼再來,禁不住脊背發冷,打個寒戰。那樣王垣遲早要完蛋。然而,摯王想錯了,過些日子,各族陸續派來人,連唐族的人也來啦。他直犯糊塗,這放勳到底是啥心思?

唐頭放勳沒啥心思,他還像往常那麼做人辦事。按他的吩囑,放齊發鹽時給各族交代地很清楚,地裏的活計一能鬆手,趕緊派人去王垣。本來各族都把唐頭傳成神人,敬慕著呢,他又給發下鹽,讓大夥寡淡的日子有了滋味,孰能不聽他的話?天下各族都把他的話當成神示,不敢有絲毫怠慢,拿到鹽很快就派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