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誤傳的九個“月經傳聞”
健康家園
問:
我們大學宿舍經常流傳著各種各樣如何防止痛經的小妙招,比如多吃甜食、多用熱水袋敷等等,請問這些方法真的有效嗎?
答:
現在讓我們看看關於生理期的傳言都是不是正確。
傳言一:生理期不固定,就不正常。其實,正常月經包括3個要素:周期21~35天;經期2~7天;血量30~50毫升。隻要月經在上述範圍內,就是正常的。
傳言二:吃甜食能治療痛經。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吃太多甜食不但無法消除生理周期綜合征,反而可能造成血糖不穩定,加重不適。
傳言三:結婚後,痛經就會自然消失。根據國外文獻報道,懷孕生孩子確實能為一部分女性的痛經畫上終止符,其原因主要是懷孕引起的一些交感神經的改變。但不是所有女性都有這個好運氣。
傳言四:經期性愛激發女性活力。性生活隻會加劇盆腔充血和痛經,且經期子宮內膜脫落,此時性生活易感染生殖係統疾病。
傳言五:生理期3天就完事,影響當媽媽。通常隻要在2~7天內,都屬正常。隻要月經周期正常,單純的月經量少不影響懷孕。
傳言六:母女經期感受相似。月經初潮的年齡可能遺傳,但痛經遺傳並不是很明顯。
傳言七:經血顏色深、有血塊,代表有婦科病。血塊可能是因為久坐,經血不能及時流出而凝結成的,顏色也由此變深。
傳言八:熱療適宜一切生理期不適。熱療的作用在於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減輕墜脹,但不適合所有女性。
傳言九:痛經吃止痛藥就好。如果真的隻能靠吃止痛藥解痛,應該去醫院排除是否是盆腔器質性病變導致的繼發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