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內控管理研究
高教研究
作者:溫曉雲
【摘要】 本文從內部會計控製的概念及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內控管理的意義入手,剖析了當前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完善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內控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 高校科研經費 財務內控 對策建議
隨著國家科教興國戰略方針的逐步實施,高校承擔的科研項目數量和經費總量逐年增長,科研經費已成為高校資金來源的一項重要內容,與此同時,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校財務部門對科研經費如何進行內控管理成為高校經濟管理工作中關注的焦點。
一、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內控管理的意義
內部會計控製是指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製度的貫徹執行等而製定和實施的一係列控製方法、措施和程序。科研經費內部控製是高校財務管理的形式,它融入了高校財務管理的全過程。
2012年11月29日,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範內部控製,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製建設,財政部印發了《關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製規範(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規範》”)(財會〔2012〕21號)。《規範》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範圍、工作性質和任務特點,建立起了一整套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製係統,從組織和製度上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實行內部控製,內控對象集中在預算控製、收支業務控製、政府采購控製、資產控製、建設項目控製、合同控製等控製活動上,同時注重運用風險評估,注重對內控的評價與監督,以保證內控的有效運行。可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製建設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
建立健全科研經費財務內部控製是高校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規範》及各類科研經費管理辦法,保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科技舞弊行為發生的重要基礎,也是強化高校內部管理,確保科研目標有效實現的重要措施。依據《規範》,建立並嚴格執行財務內部控製製度,對於有效防範風險,保證會計工作和科研經濟管理工作規範、有序運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和積極意義。
二、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
從近年來科研項目結題財務驗收及科研經費專項審計的情況來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盡管產生的原因頗多,但歸根結底在於內控關鍵點的失控,缺少監督體係,內控管理存在缺陷。當前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財務內控製度不完善
一是高校科研經費管理製度僵化和滯後,尚未形成係統的體係,導致科研經費監督不完善。二是對科研經費的開支缺乏有效的管理,內控製度執行不力,內控目標不明確,科研經費報銷“虛報虛列”比比皆是。三是內控手段簡單,信息溝通不暢,效益低下。
2、預算缺乏科學、合理性
一是科研活動本身是一項探索創新性的工作且周期長,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很難將科研活動中的各種開支預算得十分準確。二是科研項目負責人僅是某一科技領域的專家,缺乏相關科研項目資助經費管理辦法和必要的財務常識,由此導致科研預算的編製不夠科學、合理。
3、科研項目成本核算不規範
一直以來,高校科研經費的成本核算管理意識薄弱,對科研項目的成本要素不能可靠計量,合理分配,成本核算采用簡單的按比例提取“管理費”的辦法,管理費實行總額控製,比例從1%到8%超額累退,實際允許提取的管理費僅占經費總額的3.8%,遠低於實際發生的間接費用(主要包括承擔課題任務的單位為課題研究提供的現有儀器設備及房屋,水、電、氣、暖消耗,有關管理費用的補助支出,以及績效支出等),大部分間接費用隻能由高校補貼,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高校的財政負擔。
4、支出隨意性大
專款專用、節儉高效應該是科研經費使用所遵循的基本原則,而實際操作中卻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對科研經費的錯用和濫用,以及用於與科研無關的非科研支出的違紀違規現象。
5、內部審計的缺失
高校雖設置了內部審計機構,但未能充分發揮其在高校財務內部控製中的監督與信息反饋作用,有的甚至形同虛設。高校科研經費財務管理處於監督機製嚴重缺失的高風險狀態。
6、缺乏內部控製評價標準
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科研經費績效考核製度,缺少科研經費預算執行效果的評價指標、標準或評價指標過分推崇量化,科研經費評價製度缺少公正合理的程序,降低了科研經費的使用效果。
三、完善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內控管理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