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建設探討
高教研究
作者:邱書欽
【摘要】 獨立學院是高等教育體製改革的產物,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當前獨立學院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諸多問題,如師資結構不合理師資流動性大及教師職業倦怠現象嚴重等等。本文通過對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麵提出了獨立學院教師隊伍更加穩定健康發展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 獨立學院 教師隊伍建設 對策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現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是近年來發展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全新戰略。伴隨著獨立學院的迅速繁榮壯大,教師隊伍建設已經越來越成為製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問題是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實現獨立學院健康穩定發展的首要問題。教師隊伍建設既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又有獨立學院的特殊性。開展獨立學院的教師隊伍建設研究與實踐,構建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新體係,走適合獨立學院特色發展道路,建立和健全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管理機製,意義十分重大。
一、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分析
到2012年,我國獨立學院已發展到322所,在校生近238萬人,辦學形式多種多樣,辦學情況千差萬別。無論是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轉型改製,還是校中校,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建設都麵臨如下問題。
1、現有教師隊伍的構成複雜、管理困難
獨立學院十幾年的辦學探索表明:無論是聘請其他高校的退休或在編教師,還是依托母體委派教師,都隻能暫時緩解燃眉之急,一來不符合教育部有關獨立學院的辦學要求,二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獨立學院長遠辦學問題。較多地使用兼職教師和外聘教師,隊伍構成不穩定學曆職稱層次參差不齊,日常教學約束與質量管理都難以到位。
2、教師隊伍的總體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
(1)老中青教師年齡構成不合理,老少多,中年少。隨著獨立學院辦學規模的擴大,引進了不同層次的青年教師,他們成了獨立學院教學一線的主幹,改變了獨立學院創辦之初多由離退休老教師為主的狀況。從教師隊伍的年齡構成上看,青年教師和老教師較多,35—55歲之間的中青年骨幹教師較少,斷層現象嚴重。
(2)學曆結構成金字塔型,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學曆越高人越少。頭幾年獨立學院大發展之際,引進人才十分困難,多數本科生、研究生被先後引進來,主辦高校的委派師資多是以老教師為主,學曆層次也不是很高,致使獨立學院的高學曆教師比重仍然偏低,難以達到教育部要求的教學為主的本科學校具有研究生學曆的教師應達到60%以上的標準。
(3)受主辦方大學師資派出和引進等因素的製約,獨立學院教師隊伍的學緣結構很不合理。基於獨立學院的辦學層次和規格等條件的限製,獨立學院的教師引進和招聘一般都局限於本地區、本行業主辦高校的幾個主幹專業,尤其是主辦方高校留校師資所占比例較高,來自全國各地的師資很少。學緣結構的同質性在獨立學院尤其突出,難以產生學術碰撞和激勵教師的教科研意識。事實上,大多數獨立學院的教師疲於教學,教研、科研意識較弱,科研能力和水平較低。
3、教師隊伍建設缺乏長遠規劃,措施不到位
教師隊伍建設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一套長遠的發展規劃。目前,多數獨立學院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很少通盤考慮整個學校未來發展,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比較薄弱。有關教師進修培訓、教師培養與發展、教師教學獎勵及薪酬分配機製等方麵的製度文件尚未完全建立。
4、自有專任教師少,外聘教師多;常駐教師少,流動教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