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部長退休後,還一如既往地關懷和支持軍交運輸工作。記得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們為了弘揚革命傳統、打造軍交文化,在注重做好編寫軍事百科軍交運輸條目、軍交用語,出版軍交運輸期刊和專業書籍、印製軍事交通圖、拍攝軍交運輸係列圖片、創作軍交運輸係列歌曲等工作的同時,組織力量與八一電影製片廠合作,拍攝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交通線鬥爭、宣揚軍交運輸英雄人物和輝煌業績的電影《鐵血大動脈》。創作這部電影腳本的整體思路和框架結構,重要依據就是洪部長的《抗美援朝戰爭回憶》,其中很多生動的細節,都是回憶場景的再現。影片拍攝期間,我和劇組有關人員曾到洪學智老首長家專門彙報請示,老人家聽了之後非常高興,表示大力支持,要求我們一定要拿出精品。那一天老首長聊了很多抗美援朝戰爭的往事,並講了許多指導意見,使我又一次深切感受到他對軍交運輸事業的真誠關懷和熱切期望。
在洪部長領導下工作的這幾年,我切身感受到首長對自己的關心、愛護和幫助。我是1984年從北京軍區調到總後軍交部給李倫部長當助手的,當時正是洪部長第二次主持全軍後勤工作不久。記得我剛任總後軍交部副部長時第一次見到洪部長,他就囑咐我說,你長期在軍代處工作,有基層工作經驗,今後要盡快熟悉了解全軍情況,增強全局觀念,注重調查研究,處理好軍地關係,適應新的崗位要求。這些話不僅讓我明確了努力方向,也使我感到首長平易近人,待人非常真誠、親切。1986年我任總後軍交部部長的命令剛下但還沒正式宣布之際,有人寫匿名信說我在“文化大革命”中整過老幹部。洪部長立即讓幹部部門派人調查,了解實情。大約一個月後,有一天開完會,首長主動叫住我,麵帶笑容地說:“左建昌,聽說你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現不錯呀,老同誌們都讚揚你呢!”首長的坦誠和關心使我很受感動,這也是第一次當麵聽到首長對我的表揚與認可。在我記憶中,洪部長性格爽朗、作風樸實,抓工作非常務實,注重實效,特別討厭空話大話。他對涉及軍交工作建設發展的重大問題,都是親自聽彙報、作指示、提要求;對我們提出的一些建議和想法,隻要是對工作有利的,都給予明確的支持和鼓勵。回顧往事我深切感到,作為打江山、立基業的老一輩革命家,洪學智同誌不僅為黨和人民建立了豐功偉業,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愛黨愛民的深厚情懷、謀劃運籌的人生智慧、敢打必勝的超人膽略、事業至上的不懈追求、廉潔公正的一身正氣、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風,既為我們立身做人樹立了光輝榜樣,也為我們推進事業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
當前,我國正處於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我軍現代化建設水平顯著提高,軍交運輸事業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麵對未來信息化戰爭的嚴峻挑戰,我感到,抗美援朝戰爭鑄造的“鋼鐵運輸線”基本經驗不會過時,軍交運輸的生命線地位不會改變,中心環節的作用不會削弱,隻能是對綜合保障能力要求更高了,建設的內涵更廣了,擔負的任務更艱巨了。在新的曆史時期,繼承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最根本的是要充分認清軍交運輸肩負的使命任務,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我堅信,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軍交運輸係統一定能夠繼承發揚“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優良傳統,瞄準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更高目標,以戰略投送能力建設為牽引,不斷提高快速精確保障能力、遠程立體投送能力和快速搶修保通能力,為我軍在更加廣闊的戰略空間遂行使命任務提供有力支撐;一定能夠繼承發揚人民戰爭優良傳統,進一步完善軍民融合的有效機製,實現軍地雙方在運輸工具研製、交通設施建設、保障力量積聚等方麵的深度融合,為構建“骨幹在軍、主體在民”的軍交運輸保障體係提供強大動力;一定能夠繼承發揚“為部隊服務、為戰備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優良傳統,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現代理念,用更加優質安全的運輸服務保障部隊建設,用更加通暢便捷的交通條件確保部隊行動,用更加規範有序的車船運行秩序維護部隊形象,團結奮進,繼往開來,推動軍交運輸事業科學發展,努力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左建昌,總後勤部原副部長、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