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兒童心理行為異常疾病(3)(2 / 3)

[功效]溫脾散寒,理氣止痛。適宜脾胃虛寒夜啼。

[服法]3次/d,連服數日。

14.生薑紅糖煎:

[原料]生薑10~30g,紅糖適量。

[製法]將生薑切片,加紅糖與清水煎煮成湯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溫脾散寒,理氣止痛。適宜脾胃虛寒夜啼。

[服法]3次/d,連服數日。

15.蓮子湯:

[原料]蓮子30~60g(或蓮子心10~15g)。

[製法]蓮子煎水,或煮蓮子粥。

[功效]清心泄熱,利尿除煩。適宜心經積熱夜啼。

[服法]代茶飲或食粥。

第六節小兒智力發育障礙

小兒智力發育障礙指患兒智力發育明顯低於同齡兒平均水平,智商(IQ)在均值減2個標準差以下。小兒智能落後是大腦發育障礙引起的綜合性功能不全,包括認識、記憶、理解、運動、言語、綜合分析、思維、想象、解決問題等各方麵,按其嚴重程度可分為IQ輕度50~70;中度35~50;重度

本病中醫認為,智力發育障礙以動作發育延遲為主者,屬於立遲、行遲範疇,少數也可兼見齒遲、發遲;以語言發育延遲為主者,屬語遲;以學習困難、社會適應不良及心理與情緒障礙為主者,屬癡呆、呆病。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

(1)肝腎虧虛證:

[主症]以筋骨萎軟,發育遲緩為主。動作發育(抬頭、匍匐、坐、爬、站、行及萌生乳齒)均明顯遲滯,麵色無華,目無神采,反應遲鈍,囟門寬大,舌淡紅,苔少,脈細弱。

[治法]滋補肝腎,強壯筋骨。

[處方]補腎地黃丸加減:熟地黃,澤瀉,牡丹皮,山茱萸,茯苓,山藥,牛膝,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巴戟天,鹿茸。

(2)心血不足證:

[主症]以語言障礙,發育遲緩為主症,說出完整語句明顯遲於正常同齡兒,有的隻能無意識發音,或語言含混不清,詞不達意,兼見麵黃少華,唇指色淡,神情呆鈍,發稀萎黃,舌淡,苔少,脈緩弱。

[治法]補血養心,益智開竅。

[處方]菖蒲丸合人參養榮湯加味:黨參,黃芪,白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茯苓,遠誌,麥冬,石菖蒲,大棗。

(3)心腎兩虛證:

[主症]以智識不開為主症,形貌笨拙,反應遲鈍,舉止粗魯,動作遲緩,思維難以集中,兼麵蒼虛浮,毛發細黃,四肢弛軟,舌淡紅,苔薄,脈細軟。

[治法]補心養血,益腎生精。

[處方]河車八味丸加減:紫河車,熟地黃,茯苓,山藥,牡丹皮,當歸,麥冬,石菖蒲,肉桂,益智,鹿茸。

(4)痰濁蒙竅證:

[主症]意識不清,反應遲鈍,失聰失語,肢體強硬,動作不由自主,口流痰涎,喉間痰鳴,吞咽困難,兼形體虛浮,苔膩,脈滑。

[治法]滌痰泄濁,化涎開竅。

[處方]溫膽湯加減:半夏,陳皮,茯苓,竹茹,枳實,石菖蒲,遠誌,龍齒,琥珀,甘草。

(5)痰阻腦絡證:

[主症]神情麻木,反應遲鈍,時作驚叫,肌肉軟弱,關節強硬,語言延遲且不流利,或有癲癇時作,舌下紫絡顯露,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通竅開絡。

[處方]通竅活血湯加減:赤芍,川芎,桃仁,紅花,丹參,玄參,五靈脂,生薑,大棗。

2.單方驗方:

(1)益智健腦湯:益智仁、合歡花、菖蒲、女貞子、炒杜仲、牛膝、淡竹葉、楮實子、墨旱蓮、瓦鬆、黃精、神曲各9g,何首烏30g,蓮子心5g。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g,<1歲2粒。1~3歲4粒/次,3~6歲6粒/次,年長兒酌加,2~3次/d,連用半年至1年。必須長期堅持,患感冒及其他病時停用。適宜先天性智力發育障礙患兒。

(2)益智散:當歸、茯神、益智各10g,菖蒲、遠誌、黑芝麻各7.5g,共研細末,15g/次,3次/d。適宜各型兒童智力發育障礙。

(3)補腎健腦方:鹿茸、砂仁各1g,巴戟天、肉蓯蓉、菟絲子、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杜仲、牛膝、人參、白術、雲茯苓、當歸、炙甘草、連翹各2g。鹿茸先用酒燒去絨毛;白術、砂仁、杜仲先炒,餘藥烘幹,共研細末製成片劑,每片0.3g。1歲0.5~1片/次,1~2歲1~1.5片/次,約3歲2~3片/次,2~3次/d。適宜兒童智力發育障礙屬肝腎虧虛證。

(4)益智靈衝劑:紅參、白參各1.5g,龍眼肉、茯苓各10g,五味子、石菖蒲各3g,山藥15g,遠誌5g,陳皮6g,用上藥製成衝劑。15g~20g/次,2~3次/d,3個月為1個療程。

(5)補腎益腦湯:鹿角粉6g(衝),熟地黃20g,砂仁4.5g,生龍骨30g,石菖蒲、枸杞子各9g,炙遠誌3g,丹參、炙龜甲各15g,益智6g。水煎服,1劑/d,分2次口服,3個月為1個療程。適宜兒童智力發育障礙屬肝腎虧虛證。

【西藥治療】

1.對症治療:

(1)針對病因:如智力低下因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用甲狀腺素治療;因苯丙酮尿者,限製攝入食物中的苯丙酸;同型胱氨酸尿症者,加用維生素B1、維生素B12,加強輔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