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鮮卑族拓跋氏。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曾祖父拓跋鬱律有兩個兒子,長子拓跋沙英雄為南部首領,次子拓跋什翼犍是拓跋珪的祖父。拓跋珪建立北魏後,因為拓跋沙英雄是曾祖父的長子,於是賜拓跋沙英雄的兒子拓跋嵩為長孫氏。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執政期間,明確規定拓跋氏為北魏皇族宗室的長門,所以拓跋嵩家族改姓氏為長孫,拓跋嵩為長孫得姓始祖。
一代賢後長孫氏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長孫氏是曆史上有名的賢後,她喜好讀書,秀外慧中,為人十分寬厚仁慈。當時,豫章公主的母親生產她時難產而死,長孫皇後就將她抱過去撫養,對待豫章公主比自己的孩子還要慈愛。妃嬪以下的人生病的話,她也常親自探視,並減少自己的藥膳花費幫助她們治療,因此宮人都十分愛戴她。長孫皇後教育皇子們,也是把謙遜節儉放在首位。
長孫皇後也是一個識大體的人,有一次李世民被直言敢諫的大臣魏徵氣得罷朝,邊走邊嚷:“氣死我了,我一定要殺了這個魏徵。”長孫皇後聽說了這件事,馬上換了非常隆重正式的朝服來見太宗,向他道賀說:“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唐太宗十分奇怪,說喜從何來,長孫皇後一本正經地說:“我聽說君主如果聖明的話,做臣子的就會正直敢言。如今朝中有了魏徵這樣正直的大臣,正是因為陛下您英明的緣故啊,所以臣妾向皇上道賀。”唐太宗聽了十分高興,不再提殺魏徵的事了。
還有一次,長孫皇後的女兒長樂公主出嫁時,李世民想要辦得風風光光,而這樣會花費很大,於是魏徵站出來阻止。
唐太宗跟長孫皇後提起這件事,長孫皇後不但不生氣,反而派人賜給魏徵厚禮,並對他說:“我今天才知道陛下為什麼這麼看重先生。”並且希望魏徵繼續進諫。
漢朝的時候,由於外戚(指皇太後、皇後、皇妃的親戚)掌權,危害了朝廷社稷,當唐太宗要給長孫皇後的兄長長孫無忌加官進爵時,長孫皇後為避免重蹈覆轍,多次勸阻,還勸自己的兄長不要接受過多的賞賜。
唐太宗對長孫皇後十分敬重,兩人的感情也非常好,後來長孫皇後三十六歲時病逝,唐太宗傷心痛哭,從此不再立後。
(改編自《資治通鑒》)
小知識
長孫皇後曾編寫《女則》一書,書中列舉了古代後妃的得失事跡並加以評論,是長孫皇後平日翻閱以提醒自己所用。貞觀十年(636),長孫皇後去世,唐太宗看到這本書後慟哭,對近臣說:“皇後此書,足可垂於後代。”並下令將此書印刷發行。可惜《女則》後來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