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逐客令(2 / 2)

“可是,我已經答應了華陽太後和紫荊,而且華陽太後的那番話說得很有道理。”

“華陽太後這些年想來不幹政,現在突然來跑來找你,我猜這件事肯定也影響到了她。你呀,還是不要太傻了。”

宛蓉一直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她們的談話,心裏暗暗的記著。梔子和木槿認為她不過是個局外人,也就沒當回事。

雖然木槿那麼說,可是梔子心裏一直想著這件事,她總覺得不能任之不管,何況已經答應了人。

宛蓉看出了她的心思,“王後,不如找蒙少將軍吧。”

經宛蓉這麼一提醒,梔子也覺得是個好主意,蒙恬在朝為政,他肯定很清楚這件事,況且,他最了解秦王政,他一定能想到好辦法。“宛蓉,你快去請蒙少將軍來吧。”

宛蓉告訴蒙恬,說是王後有急事需要見他,蒙恬聽說是急事,也就義無反顧地來了。

“蒙恬,我找你來,為的是逐客令這件事,這件事,我大抵也聽說了,你怎麼看到這件事?”

“簡單來說就是間諜事件引起的公侯驅逐客卿事件。”

“那你讚成驅逐客卿嗎?”

“很明顯啊,不讚成。”

“那陛下為何要下逐客令?你能看明白的事,他為何不能看清楚?”

“有句話叫做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陛下身居高位,他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他所忌憚的事情也比我們多。”

“蒙恬,你打算聽之任之嗎?你不打算勸阻陛下嗎?”

“我當然會勸阻,但是得有理有據,空口無憑的勸說會恨蒼白。”

“那該怎麼辦?”

“那個韓國間諜鄭國來秦國修水渠也十年了,他的確是作為韓國間諜來了,初衷也是為了‘疲秦’,但是實際上,據我觀察,陰謀並沒打成,反而所修的水渠為秦國做了好事。我想先從鄭國所修的水渠調查起。但是,水渠這邊的事歸少府所管,恰好少府的長官又是公侯那邊的人,我沒法插手。”

梔子想了想,說:“王後的命令有用嗎?”

“後宮不能幹政,但是王後的懿旨,他們不得不聽,搞個這樣的權利還是可以的,隻是得私底下悄悄進行,不可讓陛下知道。”

“我明白,蒙恬,我幫你。”

一旁的宛蓉默默地聽著。

梔子王後立即回了中宮,擬了一道懿旨,此時正好杏子在旁邊伺候,梔子王後便叫杏子把王後璽印取出來。杏子捧著寶玉做的王後璽印,交給王後,梔子王後接過璽印,在布帛上鄭重地蓋上章,這是她成為王後後第一次使用璽印。

王後用完璽印後,又交給杏子,讓杏子去放好,杏子將寶貴的王後璽印放回密室的櫃子裏,看著那璽印發呆。

梔子隨即回到樂府,蒙恬已不在樂府。

“殿下,蒙少將軍的隨從來通報,據說是大王要召見他,所以他不得已離開了。”宛蓉說。

梔子知道蒙恬過於頻繁來樂府也不好,於是,梔子將裝著懿旨的盒子遞給宛蓉,“宛蓉,你把這個交給蒙少將軍,記住,一定要親手交到他手上,不可讓別人知曉。”

“是。”

——

宛蓉從樂府出來,丫環劍蘭說:“小姐,你不要忘了你此行的目的。”

“我知道。”

“這道懿旨,不如把它交給太後。”

“不行。”

“小姐是不是喜歡上了那個蒙少將軍。”

“你胡說,我有我的打算。”

懿旨傳到了蒙恬的手裏。

但是劍蘭也把這個消息傳到了長安府太後那裏。

“哼,王後的膽子也是越來越大了,劍蘭做得不錯,你比你家小姐機靈,你家小姐現在情況怎麼樣了呢?”

“小姐她一直在努力。”

“那就好,你趕緊回到你小姐身邊去吧,不要被人起疑才好。”

“是。”

劍蘭走後。織娘問道:“太後,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

“接下來,蒙恬肯定會去少府,派人事先通知少府的人,想辦法把王後的懿旨留下來。”

“如果蒙少將軍有警惕心,不把懿旨留下來呢?”

“就是派人偷也要偷出來,這可是以後治白梔子罪的憑證。”

“太後英明。”

此後,蒙恬順利地將調查鄭國修渠這一權利拿下,他自然不會把梔子王後的懿旨留給少府的人,他本想把那道懿旨燒掉,但是看著上麵娟秀的字體,他舍不得,他想珍藏起來,沒料到早已有人在盯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