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鐵血創始者熊通(1 / 3)

楚國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國力蒸蒸日上,但它並沒有擺脫蠻夷這個稱號,在中原人眼裏楚人還是一幫未開化的野蠻人。

熊渠死後,他的長子熊毋康即位,毋康早死。熊渠逝世後,次子熊摯紅即位。摯紅死,他的弟弟殺了他即位,這就是熊延。熊延生下了熊勇。楚國曆史上有明確紀年的就是始自楚國君熊勇(前847—前838年)。熊勇是熊渠之孫。前842年(熊勇六年),由於周厲王貪婪暴戾,激起西周“國人”暴動,趕走了周厲王,第二年實行“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前842年,是我國現存史籍中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在這一時期,楚國保持著平穩的發展,沒有什麼大事發生。熊勇於十年(前837),逝世,弟弟熊嚴繼承王位。熊嚴於十年(前828),逝世。熊延有四個兒子,長子叫伯霜,二子叫仲雪,次子叫叔堪,小兒子叫季徇。熊嚴逝世。長子伯霜即位,這是熊霜。這時,正直周宣王剛即位,周國重新變得穩定,而楚國卻發生了動亂。熊霜於六年(前822)逝世,三個弟弟爭著即位。仲雪死了,叔堪逃亡,到濮避難,小弟弟季徇即位,這是熊徇。這次動亂被為給楚國帶來多大損傷,熊徇時期,楚國又恢複了穩定。熊徇十六年(前806),鄭桓公剛剛被封到鄭。二十二年(前800),熊徇逝世,兒子熊咢即位。熊咢於九年(前791)逝世,兒子熊儀即位,這就是若敖。

若敖二十年(前771),周幽王被犬戎所殺,周都向東遷移,周王室開始衰弱。

二十七年(前764),若敖逝世,兒子熊坎即位,這就是霄敖。霄敖於六年(前758)逝世,兒子熊眴(xùn)即位,這是蚡(fén)冒,蚡冒於十七年(前741)逝世。蚡冒的弟弟熊通殺死蚡冒的兒子即位,這就是著名的楚武王。

熊通是楚國上一代楚厲王的弟弟,按照嫡長子繼承製這條規矩,楚國國君的位置是怎麼算都輪不到熊通身上,但不要忘了楚國是被中原人稱為蠻夷的一幫家夥,即使楚國以祝融後裔自詡不承認自己是蠻夷,但他們長期生活在荊南這地血液中早已混入了所謂蠻夷之血。所以熊通並不管中原那一套什麼周禮什麼宗法製。在熊通的哥哥楚厲王去世後熊通就把自己哥哥的兒子自己的親侄子給弄死了,由他自己做了楚國國君。熊通弑君時可能都沒有想到正是因為自己的繼位將楚國真正的帶人了中原。

楚武王繼位後為了楚國的發展他迎娶了鄧國公族女子,這名女子史稱鄧曼。

楚武王繼位後看到周王室衰落便起了觀政中原的念頭,他在繼位不到三年就領兵進入南陽盆地進攻周朝的漢北重鎮,雖然楚人長期生活在荊南經常與外族接觸各各驍勇善戰,但楚國當時畢竟還是蠻夷小國兵器還都是以短劍為主無法與中原士兵抗衡,楚武王的這次遠征並沒有成功。

楚武王第一次遠征失敗後認真做了檢討和自省,他改變了戰略將目標鎖定在了漢陽諸姬身上。漢陽諸姬是什麼呢?漢陽諸姬是周天子為了遏製楚國和百越淮夷在楚國北方分封的一係列姬姓諸侯。這些國家都是小國在史書上記載的也很少,但它們卻遏製楚國幾百年無法北進,是楚國北進中原必須拔除的一根釘子。

在說楚國征伐漢陽諸姬前先說一下楚國的一個影響後事幾千年的一項製度創新縣製。提到縣製可能大家可能會想到商鞅變法中的費分封行縣製這一措施,但縣製並不是秦朝的首創,早在楚武王時楚國就率先實行了縣製。在江漢平原有一個古老的小國權國,權國雖然國小但實力必不弱,楚國從熊渠時開始就想吞並權國但並沒有成功,到了楚武王時期楚國終於滅掉了權國。楚武王滅了權國後並沒有像其他中原國家那樣將權國的土地分封給自己的臣下,而是將權國改為權縣由鬥緡來擔任權尹也就是相當與以後的縣令。縣尹和諸侯卿大夫士不同,縣尹沒有世襲的權利由中央任免。縣製的誕生打破了以血緣為紐帶的統治方式,加強了中央集權有效避免了因地方過於強大而威脅中央的情況。鬥緡在做了權尹後不知道是不是腦袋被擠了還是渴望權力,竟然公然聯合權國的遺老遺少發動叛亂,楚武王知道後自然不會縱容他帶兵圍攻權縣並殺了鬥緡,將權國人全部遷到了其他的地方。

說完縣製繼續說一下楚武王的征伐之路。前麵說到楚國北上中原最大的障礙是漢陽諸姬,在漢陽諸姬中最大的國家是隨國楚武王將目標鎖定在了隨國。

楚國並沒有直接派兵去進攻隨國而是先命薳章去隨國求和,自己將軍隊駐紮在瑕地等待結果。隨國見楚國來求和自然派了代表前去談判,隨國的代表是一個叫少師的人。這個少師深得隨侯信任,但他可不是能臣而是一個驕傲自大目光短淺的庸人。楚國的大臣鬥伯比對熊通說少師這個人驕傲自大,我們不如把精兵都收起來用一些老弱病殘給他看來助長他的傲氣。熊通一聽是個好主意便同意了。少師來到楚營後一看楚國士兵一個個東倒西歪疲憊不堪,心說傳說楚國士兵驍勇善戰,現在看來傳說終究是傳說,楚國也不過如此,怪不得來求和。少師回隨國後告訴隨侯,楚國不過徒有虛名,如果我們現在追擊楚國一定能擊敗楚國。隨侯一聽不由心動了如果能滅掉楚國,那麼隨國的實力會有一個質的飛躍,便同意少師的建議準備派兵追擊楚國。這時隨國大臣季梁忙出來勸阻隨侯。這個季梁可不是少師所能比的,季梁對隨侯說楚國在幾代的努力下從一個五十裏的小國發展到如今不可能像少師說的那麼不堪,更何況楚國人明知道我如果發現楚國實力不行一定會攻打他們,怎麼會用老弱的士兵來迎接我們呢,這一定是楚國人故意做個我們看的,如果我們追擊一定會遭受重創的。隨侯一聽害怕了於是便沒有下令追擊楚國。熊通一看隨國沒有上當便隻好作罷沒有進攻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