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畢竟東流去(1)(3 / 3)

她的發言在許多同學中引起了共鳴,吳家華老師讚許地微微點頭。然而,湯玉強卻不那麼認為,他要想方設法貶低鍾揚,便站起來發言:“對三位同學的散文我不敢妄加評論,我想講另外一個問題。我認為作文貴在獨立思考,借鑒已發表的優秀文章是可以的,但不能模仿,更不能抄襲。我好像在一本雜誌上看到過一篇描寫山鄉的秋光,而且結尾也是用火紅的高粱來象征著某種寓意。當然,請大家不要誤會,我不是說有人抄襲,我隻是覺得太相似了。”

這不是明顯影射鍾揚嗎,班上一陣騷動,同學們竊竊私語,有的相信,有的不相信。鍾揚的心潮在起伏,他萬萬沒想到湯玉強竟是這樣卑鄙的小人,可是他又不好站出來為自己辯護,那樣就太沒修養了。作為鍾揚的好友,並且和鍾揚一起寫出《秋光剪影》的程小帆早就沉不住氣了,正當他要站起來為鍾揚辯護的時候,呂莎站了起來說:“我也不想對三位同學的作文作出評論,我隻是想對鍾揚同學作文的內容作一點說明。我曾經和鍾揚插隊在一個村,也就是《秋光剪影》中的姚村。姚大爺就是我們的生產隊長,有些生活畫麵我也親身經曆過。我不敢相信,另一篇不知發在哪一本雜誌上的文章,能與我們的生活有如此驚人的相似。我想,如果不是發表在月球的雜誌上,最好能把那篇文章找出來,讓吳老師在班上朗讀一遍,看看世界上是不是真有這麼巧合的事?”

同學們哈哈大笑,湯玉強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但是他不敢反駁呂莎,他正在申請入黨,呂莎是班上的黨小組長。

呂莎一坐下,徐曼麗就激動地對她說:“呂姐,你講得太好了,事實勝於雄辯。”

坐在湯玉強身邊的備取生邢大成站起來說:“吳老師讓我們自由討論,每個人都可以談自己的看法,不要指責別人說話沒根據,好像真理在自己手裏。巧合的事怎麼沒有呢?我們縣就有一個地方也叫姚村。”他講不出更多的道理,也不敢繼續往下發揮。

徐曼麗平時就看不起邢大成,聽他無原則地為湯玉強辯護就來氣,站起來衝動地說:“從小我就記得一個寓言,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既然有人說他那裏也有個姚村,那麼我請問,他是不是也在那裏插過隊,是不是也有漫山遍野的高粱?他怎麼不寫一篇比鍾揚更好的《秋光剪影》呢?魯迅先生說過:‘無端的指責別人,並非君子所為。沒有事實的話,叫得再響也是蒼白無力的。’”

爭論到此,吳家華老師覺得沒有必要再繼續下去了,站起來說:“同學們,我們討論作文,目的是加深印象,掌握散文這一文學體裁的形式和內容以及散文的寫作技巧,希望不要引申得太遠,遊離了主題。我還是這麼認為,你們這一屆學生確實很能幹,有些人也很有才華,希望大家心胸開闊一些,將來取得更大的成績。”他的話無疑是安慰和鼓勵鍾揚。

晚上在宿舍裏,徐曼麗餘氣未消地對呂莎說:“湯玉強這個人好像心術不正,怎麼能在公開場合造同學的謠呢?”

“這正是他的愚蠢,”呂莎平靜地說,“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就是說的這種人。”

徐曼麗年輕漂亮,苗條瀟灑。開學以來吸引了不少男同學的目光,湯玉強曾以班長的身份幾次向她獻殷勤,都被她冷眼拒絕,別看她表麵上大大方方,其實她很傲慢很有頭腦。不知為什麼,最近她腦海裏老是閃動著鍾揚的身影,那剛毅的麵孔,微微上翹的濃黑的眉毛,聰慧而又深沉的眼神以及渾身散發出的一種拚搏進取的氣質,都使她芳心蕩漾。今天她知道了呂莎曾和鍾揚一起插隊,此刻她願意把話題引到鍾揚身上去:“呂姐,鍾揚為什麼不替自己辯護呢?真是一個傻帽兒。”

呂莎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說:“他怎麼好替自己辯護呢?是非自有公論。”

“也是,”徐曼麗天真地說,“我悄悄地觀察他,他好像很氣憤,但還是克製住了。”

呂莎是過來人,當然知道一個姑娘悄悄地觀察一個男人意味著什麼,所以半當真半開玩笑地說:“小徐,你對鍾揚是不是有點兒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