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M1局地戰鬥機閃電主要性能指標(計劃值)
全長:13.00米
翼展:12.50米
全高:3.50米
機翼麵積:22.50平方米
正常起飛重量:4400公斤
發動機:三菱Ha43-41型雙列風冷18缸活塞發動機,起飛功率2200馬力
螺旋槳:VDM六葉定速螺旋槳
最大速度:759公裏/小時
巡航速度:500公裏/小時
爬升性能:達到8000米高度需時10分
實用升限:12000米
航程:巡航速度下2小時加全速20分
武器:20毫米機炮2門、30毫米機炮1
炸彈:3公斤炸彈2枚
乘員:1名
(五)中島J5N1 雙發戰鬥機天雷
考慮到中島飛機公司在研製雙發戰鬥機上的經驗,1943年,日本海軍交給中島的18試局地戰鬥機就是一架裝備有兩台譽發動機的雙發重型高空高速戰鬥機J5N1天雷。
對於天雷戰鬥機,軍方提出了如下要求
動力:譽21型發動機2台
最大速度:在6000米高度上要到到360節以上
爬升性能:達到6000米高度需時6分鍾以內
武器:20和30毫米機炮各2門
中島飛機公司充分吸取了此前研製13試雙發戰鬥機的經驗教訓,將飛機的速度和爬升性能放在第一位。在機體設計方麵,盡力以小型化、輕量化為標準,盡可能實現零部件的多用途化。
在機體方麵,天雷戰鬥機以降低迎風阻力為第一要求,機頭、座艙蓋、發動機短艙等努力實現低阻化流線化。
機體輕量化的一個具體體現就是將發動機短艙與起落架艙合二為一。起落架從發動機短艙內伸出,自然適當的縮減長度。此外,置於前機身下部的20毫米和30毫米機炮安裝部直接頂在翼盒部位的機翼翼梁上,又節省了機炮的固定
由於技術儲備充足,天雷的研製速度比較快。在項目正式啟動14個月後,天雷1號機就試製完成首飛成功。
很有些令人遺憾的是,試飛中,天雷的速度爬升都沒有達到軍方的要求。最大平飛速度596公裏/小時,爬升到6000米高度需時約8分。
在現在看來,天雷的性能未能達標的原因可能有兩個,其一是中島飛機公司的譽發動機的問題。基本上,采用譽發動機的陸海軍飛機沒有一種性能完全達標。可見三菱方麵對譽的不信任感並非沒有道理。當然這倒未必是中島的問題。還是天橋時代的老段子,有經驗的工人都上前線拚刺刀去了,留下一堆水手服妹妹要能生產出合格的發動機才怪。其二是日本海軍的問題。不知道為什麼,日本海軍對於飛機螺旋槳的選擇很用心,就是在尺寸上很保守。天雷的四葉螺旋槳直徑隻有3.1米,不要說和美軍喜歡的直徑4米的大型螺旋勁差距甚遠,就是和日本已有的3.6米直徑的螺旋槳相比,也是很小的。小直徑螺旋槳自然所產生的拉力就會有所不足。客觀上說,日本各製造廠商對於螺旋槳的大小的研究一直不是很到位。
軍方對於天雷的性能指標相當失望,1944年秋,本機的研製被海軍方麵宣布終止。所有6架原型機專用於飛行測試。其中第5、6號機增加了第二個座位和斜向機炮轉用於夜間戰鬥機試驗。
J5N1雙發戰鬥機天雷主要性能指標
全長:11.46米
翼展:14.40米
全高:3.55米
空重:5390公斤
正常起飛重量:7300公斤
發動機:中島譽21型雙列風冷18缸活塞發動機,起飛功率單台1990馬力
最大速度:597公裏/小時
爬升性能:達到6000米高度需時8分
實用升限:10800米
航程:2720公裏
武器:20毫米機炮2門、30毫米機炮2門
炸彈:60公斤炸彈2枚
乘員: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