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獲得這一戰果的同時,美軍的損失也不小。12架F6F被日機和地麵防空炮火所擊落。但所有的美軍飛行員都能獲救,無一人陣亡。F6F的優秀性能在這一次作戰中得到了充分的顯示。
威克島的日軍航空兵部隊被殲滅後,22航空戰隊又抽調馬洛埃拉普環礁基地的7架零戰和7架陸攻緊急增援威克島。
在距離威克島隻有35海裏的時候,日軍機群又遭到了F6F的突然襲擊。參加了這次空戰的宮崎勇上飛曹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啊,突然從我的右上方1000米高度的雲縫中,大群的敵戰鬥機一架接一架的俯衝下來。我馬上就看出來,這是一種敵人的新式戰鬥機,或許就是傳說中的F6F吧。”
F6F戰鬥機很輕易地便將日軍的編隊衝散,零戰和1式陸攻誰也顧不上誰,隻能展開一場混戰。最終隻有4架零戰掙紮到了威克島降落。7架陸攻中有3架被擊落,4架逃回,沒有一架得以飛抵威克島。
地獄貓與零戰的首次決鬥就這樣結束了。空戰以徹底殲滅威克島的日軍航空兵力而自己損失不大而告結束。獲勝後的美軍信心大增,太平洋艦隊航空司令部滿意地表示:“完全證明了F6F的性能可以全麵壓倒零戰。”以後,日軍飛行員也逐漸痛苦的接受了這個事實。零式艦載戰鬥機作為曾經的太平洋戰場上的王者的光輝永遠的褪去了。
通過10月到11月的空中打擊,美軍艦載機基本上殲滅了吉爾伯特群島周圍的日軍航空兵力。進攻的矛頭便指向了吉爾伯特群島中部的日軍基地-塔拉瓦島和馬金島。
按說按照那個Z作戰的計劃,這正是聯合艦隊大出動一具全殲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的絕好戰機。然而令古賀峰一大將難堪的是,由於他那個呂號作戰給日本艦載機部隊造成的慘重損失,再加上此前的10月由於誤判美軍的進攻方向為馬紹爾群島,聯合艦隊主力在一次無意義的遠航訓練中消耗盡了特魯克的存油,此時真的需要出擊的時候聯合艦隊反而動彈不得也沒兵可用。於是除了為第22航空戰隊補充些兵力以外,古賀大將居然找不到更多的事情可做。名字嚇人的Z作戰在啟動的同時就已經宣告破產了。
在此之後,圍繞著塔拉瓦島,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和日本第22航空戰隊所屬的艦戰、陸攻機群發生了多次空中交戰。日本戰史稱之為第1至第4次吉爾伯特群島空戰。在這4次空戰中,日本海軍再獲“大捷”,宣稱擊沉了美國航空母艦8艘,巡洋艦3-4艘。加上稍早前在布幹維爾海空作戰中的“大捷”,此時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被日本海軍用嘴徹底殲滅。由於一連串的“大勝利”,裕仁天皇陛下深感欣慰,12月6日,他向古賀峰一大將發出敕語以嘉獎這位能幹的將軍。
實際上,美軍全部值得一提的損失隻有輕型航空母艦獨立號中魚雷一枚而已。在這之後,被殲滅的美軍發起了真正的進攻,盡管守島的日軍地麵部隊抵抗頑強,但在製海、製空權全失,地麵部隊無論數量還是火力也都處於壓倒性劣勢的情況下,塔拉瓦、馬金、誇賈林等島上的日本守軍無論怎樣努力也難以改變“全軍玉碎”的最終結局,而此時聯合艦隊隻能作壁上觀而完全無事可做。在僅僅取得如此微小的戰果的同時,日軍損失了40餘架陸攻和水上飛機,另外在空戰中又有20餘架零戰變成了地獄貓機身上的擊落標誌。在美國人眼裏,所謂的聲勢浩大的4次吉爾伯特群島空戰其實僅僅是電流行動中用於清掃進攻目標外圍作戰的一部分,根本不值得在戰史上大書特書。不過美軍也有意外的損失,在試驗F6F-3N的夜間空戰性能時,當年與薩奇少校一起研究薩奇剪戰術的親密助手,此時的美國海軍第一號空戰王牌、搭載於航空母艦企業號的第6艦載機大隊指揮官愛德華·奧黑爾少校墜海失蹤。
吉爾伯特群島空戰對於日軍的影響隻有唯一的一個,那就是參戰的第755海軍航空隊的飛行隊長野中五郎少佐是公認的日本海軍魚雷攻擊高手,既然連他都這麼大吹特吹,那以後還有什麼不能吹的?也正是在布幹維爾島空戰和吉爾伯特群島空戰“大捷”的刺激下,一年以後日軍才能在台灣空戰中的空前絕後的更“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