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之日在1941年12月8日清晨到來了。這一天的開始,日本人的運氣很糟糕。當地勤人員為這4個航空隊的近200架戰鬥機和轟炸機加滿了燃料和彈藥時,當數百名空勤人員帶著一臉的堅毅神情將塗有日之丸標誌的白色頭帶綁在自己的飛行帽上,準備用米英鬼畜的熱血來報答自己幾個月來的魔鬼般的訓練時,乳白色的濃霧卻靜悄悄地覆蓋了台灣南部的各個機場。枕戈待旦的日軍被老天爺壓在地麵上動彈不得,原本計劃的與夏威夷作戰同時發起的菲律賓作戰不可避免的被推遲了幾個小時。更關鍵的是,由於夏威夷作戰按時進行,日軍對菲律賓的進攻將不再具備重要的戰役突然性。如果美軍轟炸機利用這個戰機先對台灣的日軍機場發起突擊的話……柴田武雄、小園安名等日軍指揮官幾乎不敢想象這種可怕的前景。
上午10時,老天爺終於開了眼,在台南空和3空的90架零戰的護航下,100餘架96陸攻和1式陸攻的大機群浩浩蕩蕩直開菲律賓呂宋島上的克拉克、尼科爾斯、伊帕等美軍基地。
令日軍驚訝的是,本以為會鋪天蓋地而來的美軍戰鬥機並沒有出現。他們當然不會知道,接到珍珠港遭到攻擊的消息後,駐菲美軍陸航部隊預料到可能遭到日機的攻擊,便將多數戰鬥機送上天空準備迎戰。說來也巧,當進攻主力的海軍岸基航空兵主力還在被濃霧困在台灣南部的機場上的時候,航母龍驤所搭載的96式艦戰與97式艦攻再加上陸航飛行第14戰隊的97式轟炸機卻對呂宋島上的目標進行了幾次分散的空襲。空襲的戰果雖然有限,不過卻也讓駐菲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上將對於日軍可能的主攻方向更加困惑不已。因為缺少駐台灣日軍的具體情報,美軍先進的B-17轟炸機也無法立即出擊,隻好升空避戰。到8日中午,升空的多數美機必須降落加油,幸運的日本海航正好趕了個時間差。這個失誤對於日本人來說簡直是太棒了。第1航空隊和高雄航空隊的轟炸機幾乎是完全不受阻礙地將炸彈準確地投向機場,將機場上爬列整齊的P-40戰鬥機和B-17轟炸機化為一堆堆燃燒著的廢鋁。轟炸機群投彈結束後,在高空待機的零戰機群又魚貫而下,將20毫米炮彈送進了幸免於難的美機的腹中。
少量巡邏的美軍P-35和P-40戰鬥機進行了英勇的戰鬥。他們打下來7架零戰,自己也損失了8架戰鬥機。雖然交換比並不壞,但是少數飛行員的英勇表現也難以改變事實上已經慘敗的戰況。在開戰的第一天,美軍共損失了18架B-17、53架P-40、3架P-35以及20-30架其他類型的飛機。
12月10日,日本海軍發動了第二次大規模攻勢。盡管在戰鬥中美軍飛行員表現英勇,甚至連少數幾名菲律賓空軍飛行員也駕駛著他們的老式P-26戰鬥機參加了戰鬥,但在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的日軍麵前,這些努力全無作用。經過兩天的戰鬥,曾經的盟軍在亞太地區裝備最好訓練水平最高的空中力量基本上全軍覆沒。
在當日的空戰中,日本海軍的零式戰鬥機還第一次在空中遭遇到B-17重型轟炸機。台南空和3空的13架零戰輪番攻擊才將這架由小科林·凱利上尉駕駛的B-17C型飛行堡壘重型轟炸機擊落。在飛機已經無法挽救之時,凱利上尉仍然堅持到他的機組成員平安離機才在飛機爆炸前跳傘逃生,最終因為跳傘過晚墜地犧牲。由於科林·凱利的英勇行為,他成為太平洋戰爭中美國陸軍航空隊的第一名戰鬥英雄並被追授優異服務十字勳章一枚。這也是日本軍隊在太平洋戰爭中擊落的第一架B-17轟炸機。
在日本海軍著名王牌阪井三郎的回憶錄中,對於日軍圍攻這架B-17轟炸機有著非常詳盡的描述,絕大多數研究者也都認為是阪井給了凱利的飛機以最後一擊。奇怪的是,在台南航空隊的作戰記錄中,卻沒有將阪井三郎的名字列入獲得戰績的飛行員名單中。這或許是因為當時阪井三郎已經是公認的航空隊中的首席空戰高手,有沒有這個戰績都關係不大,還不如將戰功分配給新飛行員。
至此,通過菲律賓空戰、襲擊珍珠港和馬來海空作戰(即12月以西貢為基地的日本海軍第22航空戰隊殲滅英國海軍兩艘主力艦的作戰)這三次成功的空中進攻作戰,日本軍隊已經牢牢的把握住了東南亞周圍的製海權和製空權,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止日本帝國在亞太地區的勝利大進軍了。
在這之後的大半年時間裏,憑著大大超出盟軍預料的良好性能,無論是在東南亞,在夏威夷,在難太平洋諸島,在澳大利亞上空,在印度洋上,零戰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即便是在日本海軍遭到第一次挫敗的珊瑚海海戰和扭轉太平洋戰局的中途島海戰中,作為空戰力量的零戰表現也是完美無缺。盟軍當時所大量裝備的F2A水牛、颶風、P-39等戰鬥機都被證明完全不是零戰的對手。空中交戰幾乎就是零戰的天下。除了為日本飛行員增加戰績之外並無太多用處。或許隻有美國陸軍的P-40B/C/E戰鬥機和美國海軍的F4F-3戰鬥機才有能力和零戰勉強一戰。
分別是零式艦戰的英語簡稱,英語的Zero加上日語“戰”的羅馬字母注音和日語零戰的羅馬字母注音。盡管當時日本政府規定國內禁止使用英語這種敵國語言的詞彙,不過日本海軍顯然不理睬這一套,大量由英國傳入的術語仍然在繼續使用。
一時間,零戰傳說傳遍了整個亞太戰區談虎色變杯弓蛇影的盟軍飛行員幾乎把一切日本單發飛機都看成零戰。零戰是零戰,和零戰長相差不多的日本陸軍1式戰鬥機自然也是零戰,連有著固定式起落架這麼突出特征的日本陸軍97式戰鬥機也是零戰。Zero Fighter、Zero Sen或者Rei Sen成為不多見的交戰雙方的通用語。
一直到開戰9個月之後的1942年8月,零戰的神話才開始退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