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零戰縱橫談(4)(2 / 3)

在交戰中,僅阪井三郎一人就發射了200發以上的機槍子彈,將薩瑟蘭上尉的飛機的後機身打得如同篩子一般。盡管如此,阪井卻仍然既不能破壞F4F的機體結構,也不能將其引爆,甚至無法擊穿座艙裝甲射殺飛行員。薩瑟蘭上尉仍然能勉強飛行。一直到最後,阪井以20毫米機炮向薩瑟蘭座機的發動機射擊,才最終迫使他不得不跳傘逃生。用阪井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如果是日本飛機,早就起火了。”格魯曼“鐵工廠”的產品果然就是質量的象征。反過來說,那次空戰中阪井本人有過一次過於魯莽的衝前,當時他的位置就在薩瑟蘭上尉前麵50米左右的距離上。如果不是當時薩瑟蘭的機槍已經被打壞,恐怕阪井這一天損失的就不是一隻眼睛了。

當年曾經在所羅門群島參戰的日本陸航飛行第14戰隊飛行員首次在空戰中看到F4F戰鬥機之後留下了這樣的評價:“短粗的機體加上四四方方的機翼,就算是恭維也實在說不上光潔優美,但是就像熊和蜂組合在一起的怪物一樣非常凶猛。”

擁有更強火力的飛機也擁有更強的防護,火力較弱的飛機生存性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計,F4F和零戰還真是相映成趣的兩個極端。

依靠強大有效的火力和堅固的機體,以及性能可靠的機載無線電裝置,美國海軍逐漸形成了一整套成熟有效的戰術用來對抗飛行性能占有明顯優勢的零式艦載戰鬥機,這就是著名的“薩奇剪”戰術。

約翰·薩奇是一名具有超過3000飛行小時的經驗豐富的美國海軍戰鬥機飛行員和戰鬥機空戰指揮官。太平洋戰爭爆發時,薩奇海軍少校已經是航母薩拉托加號所搭載的第3艦載戰鬥機中隊(VF-3)的指揮官。1941年9月,薩奇少校看到了一份來自中國的關於日本海軍最新型的三菱零式戰鬥機的報告。在報告中,提到了零式戰鬥機所具有的超乎想象的機動性和爬升性能。並沒有像很多或者說絕大多數比薩奇職務更高的軍官那樣,隨時可能在太平洋上和日本人開戰的薩奇可不敢這份報告一笑了之。如果這份報告的內容有幾分真實性的話,那就意味著當時美軍剛剛裝備F4F-3戰鬥機在飛行性能上將處於全麵劣勢。在聖迭戈基地的每個夜晚,薩奇少校都在反複思索著用怎樣的方法才能夠用低速笨重的F4F擊敗零戰,然後在白天的飛行訓練中再來測試他設想中的戰術的有效性。

薩奇少校研究的結果就是他稱為“射線防禦隊形”的新戰術。等這套戰術流行起來以後,飛行員們更習慣於稱之為薩奇剪戰術。

薩奇剪戰術以一個雙機編隊為最基本單位,兩架飛機平行飛行,間距不得小於飛機的轉彎半徑。當一架飛機被日機咬尾時,兩架飛機作對頭急轉。此時如零戰繼續試圖咬尾,就會正好進入友機的前半球位置,為友機取得一次大偏角射擊的機會。當然,薩奇剪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簡單的平麵交叉機動。視情況不同,兩架飛機還可以向上、向下甚至滾轉機動。總之就是要互相掩護友機的後半球,伺機攻擊插入的敵機。兩機之間攻擊與防禦之間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而是視具體的戰場態勢隨時變換。對進攻的日機飛行員來說,遭到攻擊的美機可以理解為引誘日機暴露的誘餌。更進一步,如果美機擁有更多的數量,那就可以相應的形成兩個雙機甚至四機編隊實施同樣的編隊機動作戰。

這套戰術完全是根據F4F戰鬥機速度爬升盤旋性能都不如零戰21型,但機體堅固,遭到攻擊時有很大可能仍能繼續飛行,火力凶猛熾烈,完全有可能對零戰一擊必殺的特點設計出來的,正好適應了太平洋戰爭初中期的具體情況。

在中途島海戰中,薩奇少校親自在實戰中測試了他的薩奇剪戰術。當時,他原來搭乘的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因為被日本潛艇伊——6號的魚雷擊傷暫時退出戰列,於是薩奇少校本人本人就暫時調到航母約克城號上參戰。6月4日,薩奇率領一個6機小隊掩護攻擊編隊出擊日軍航母。這一次他得到了在實戰中試驗他的新戰術的機會。當時,一架零戰咬上了他的僚機。僚機飛行員立即轉向薩奇飛來。利用這個機會,位置較高的薩奇也向他的僚機俯衝急轉,並用準確的火力將尾追的零戰擊落大海。交戰中,他的編隊一舉擊落了4架零戰,其中有3架被薩奇少校親手擊落。而為此付出的代價僅僅是一架F4F。薩奇剪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