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來自歐美的日本海軍戰鬥機
進入20世紀30年代以後,隨著日本航空工業水平的不斷提高,日本軍方已經很少成批量的采購其他國家的作戰飛機而更傾向於少量采購樣品用於研究測試,最後轉化到本國的產品上。以至於在當時的歐美飛機製造廠商都普遍認為如果某項產品能向日本人推銷出第二件,那就是巨大的成功或者說是奇跡。而且這還不是笑話而是公認的事實。
當然事情也有例外。中日戰爭全麵爆發後,日本陸海軍航空隊都痛感實戰兵力存在相當的不足。為此,這兩家都破例成批購買了國外產品裝備部隊。其中日本海軍主要采購了德國海因克爾He-112和美國塞維斯基2PA-B3兩種戰鬥機。
(1)來自德國的海因克爾
1933年,為了取代現裝備的He-51雙翼戰鬥機,德國海因克爾(Heinkel)開始著手設計了一種新型的戰鬥機,這就是He-112。1935年9月1日,第一架原型機He-112V0試製完成。
這是一架在當時來說尚屬於非常先進的全金屬單翼飛機,擁有著漂亮的光滑流線型的機身和一副海因克爾公司所獨創的橢圓形倒鷗型機翼。動力采用了一台695馬力的英國羅爾斯·羅伊斯灰隼Mk
IIS12缸V型水冷活塞發動機。座艙敞開、起落架可收放。到次年1月,海因克爾公司已經製造出了3架原型機。第3架原型機He-112V3還裝上了一具非常時髦的氣泡型座艙蓋。
在對比測試中,盡管He-112的機動性更好些,但是德國航空部在考慮了生產性之後,還是宣布BFW公司的BF-109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在此之前,海因克爾公司已經生產出了15架試生產型用於德國空軍的最後測試。競爭失敗後,海因克爾公司就將He-112轉用於對外出口。
He-112的第一個海外用戶就是日本海軍。由於當時96式艦戰尚不成熟,日本海軍相當急於從歐美購買新型戰鬥機以應急。在觀看了He-112V9的飛行表演後,1937年底,日本海軍向海因克爾公司立即買下了He-112V5並訂購了30架He-112B準備用作防空戰鬥機使用。此外日本海軍方麵還表示有可能追加100架的訂貨。到1938年5月,在交付了18架以後,由於當時爆發的蘇台德危機令歐洲處於戰爭的邊緣,德國空軍臨時征用了剩下的12架。
He-112在日本海軍中被稱為海因克爾112型陸基戰鬥機(112型陸上戰鬥機)由於這是日本海軍所正式引進采用的型號,所以He-112獲得了軍方頒布的A7He1的正式代號。
在日本國內的測試中,日本試飛員發現He-112B是一架非常高速度的飛機,495公裏/小時的高速度(日本國內測試值,比海因克爾公司提供的數據略低)可以輕而易舉地將日本海軍最好的96式艦戰甩到後麵。96式艦戰的盤旋性能則要全麵優於He-112。高速度、重火力的設計風格與日本自己的戰鬥機完全兩樣。而相對於速度來說,優越的盤旋性能才是日本海軍所更看重的。堀越二郎的主要助手之一曾根嘉年在考察了He-112後留下這樣的記錄:“燃料搭載量210升,故航程極短……一般看來,與我海軍對於12試艦戰的性能要求相比,海因克爾飛機對於我海軍實用價值不大。機身細部和武器配備可供參考之處甚多”。由於性能並不能令軍方十分滿意加上96式4號艦戰已經投入使用,正好又由於蘇台德危機,德國空軍臨時征用了日方的訂貨,日本海軍索性以此為借口取消了剩下的全部訂貨。在此之後,日本所獲得13架He-112便主要用於設計新飛機時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