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7章 邁向“純國產機”之路(3)(3 / 3)

事實上,在起飛重量1380公斤的狀態下,三菱9試單戰1號機的性能值是,在3200米高度上最大速度243節(折合450公裏/小時),爬升到5000米高度5分54秒。與同期歐美發展中的單翼戰鬥機相比毫不遜色,堀越二郎終於成功了。

與大刀闊斧應用新技術的三菱不同,在9試項目上中島飛機公司就顯得有些縮手縮腳小家子。在當時,中島飛機公司正在為陸軍開發91式戰鬥機的後繼型Ki-11(キ11)。既然海軍方麵要求的也是一架普通的單座戰鬥機而不是艦載戰鬥機,與陸軍的需求沒什麼兩樣,中島方麵就決定在Ki-11的基礎上按照海軍的要求稍作改進參加這次競爭,公司內部代號為PA改。

經曆了7試艦戰的失敗後,設計師小山悌“很沒誌氣”的得出結論,認為以日本自身的能力,要完全獨立的開發現代化的全金屬單翼戰鬥機技術上還有困難,所以Ki-11的設計就主要以美國的第一種全金屬單翼戰鬥機波音P-26玩具槍(Peashooter)戰鬥機為母型加以全麵改進而成。自然Ki-11和中島9試外觀上酷似P-26也就在所難免。

中島9試單戰或者叫PA改戰鬥機機體與三菱9試一樣采用了中島壽5型發動機和全金屬半硬殼的結構並且同樣采用了沉頭鉚釘用以降低飛行阻力。機翼方麵,中島9試單戰一樣采用了下單翼的布局,機翼骨架由金屬和木材混合而成,外麵覆蓋鋁合金蒙皮,而副翼仍然采用傳統的布蒙皮。在機翼上下方各有數條鋼連接張線與機身和固定式起落架的整流罩相連接。

公道的說,中島9試的測試結果並不壞,在測試中飛出了220節的成績,同樣大幅度超出了軍方的要求,飛行機動性也令人滿意。但是在三菱9試麵前,中島9試就顯得相形見拙,競爭的結果不問可知。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後,日本海軍的單發戰鬥機中再也沒有采用過中島公司的設計。不經意間,95艦戰成為中島飛機公司為日本海軍研製的最後一種單發戰鬥機。好在日本陸軍航空兵的戰鬥機部隊中同樣固執的絕不接受三菱公司的製品,中島的設計在陸航中也是絕對主力。對中島飛機公司來說倒也算是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順便一提,中島9試在海軍新式戰鬥機的選型競爭中失敗的理由是速度等性能不如三菱9試,而在同期陸軍的競爭中,Ki-11也同樣敗給了川崎飛機公司的Ki-10(定型為95式戰鬥機)、理由剛好相反:雙翼的Ki-10速度明顯不如Ki-11但是機動性更好。對於陸軍來說,Ki-11又太快了。

三菱9試單座戰鬥機主要性能

長度:7.67米

翼展:11.00米

高度:3.27米

機翼麵積:17.80平方米

空重:104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1374公斤

動力:中島壽5型9缸星型風冷活塞發動機,最大功率600馬力

武器:7.7毫米機槍2

最大速度:3200米高度上243.5節(451公裏/小時)

爬升:爬升到5000米高度5分54秒

中島9試單座戰鬥機性能

長度:7.452米

翼展:10.808米

高度:3.33米

機翼麵積:19.1平方米

空重:1205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1487公斤

動力:中島壽5型9缸星型風冷活塞發動機,最大功率600馬力

武器:7.7毫米機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