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地處整個中原的最南端,位於數條河流的交界,人稱江南,乃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京都城裏的房屋大多數都是琳琅滿目的商鋪,但是渝州城卻不同,在這裏,更多的則是民宅。
白牆與黑瓦交錯間,無數民宅林立在渝州城的各條小巷裏,城內數條有河水流過,河水兩岸之間會立有石橋,是男女說情話好地方。
渝州城裏的姑娘也不同於京都,京都的姑娘大都比較豔麗,上街時更是恨不得在臉上塗滿紅粉胭脂,因為這樣看起來會比較美。
而渝州城的姑娘大都比較溫柔細膩,她們不需要太多打扮來裝飾自己,往往隻是很隨便的別個發髻,穿著素衣就出了門。在這裏,隻有心靈手巧的姑娘才會受人喜愛。
所以當你走在街巷中時,會經常看到姑娘們搬著小凳子坐在門前,然後低頭在手上繡著小花。
覺得姑娘手藝巧,人們往往會停下來誇讚兩句,而姑娘們也不會想京都的女子那樣罵你流氓,而是會低頭不好意思的對你說聲謝謝。
渝州是個多雨的地方,春季有延綿的小雨,夏季有瓢潑的大雨,秋季有陰涼的細雨,冬季有刺骨的冷雨。
所以你經常能看到姑娘們撐著油紙傘站在河邊,帶著憂愁的臉,偶爾有經過河岸的漁夫時,她們會慰問一句,隨後臉上又恢複了憂愁,尤為讓人憐惜,也不知道是在思念那遠在邊塞為她奮戰的青年,還是今天那為她吟了一首情詩的翩翩公子哥。
這裏的人們往往自給自足,吃的由男子來耕作或者捕獲,穿的由女子來紡織,男的早出晚歸,女的在家做好飯菜等君歸來,人們生活雖不富饒,但卻是無比的滿足。
這也是為什麼前代許多皇帝微服私訪都喜歡來江南的原因,因為這裏不僅風景秀麗,大好河川交彙間,還能看到百姓最為美滿的生活。待到回朝時,他們這些皇帝就可以認為這個天下在自己的治理下非常的美滿,然後自封為一代明君。
熟不知,在你看到的任何美好事物背後,往往都掩蓋著一個醜陋不堪的事實。
在渝州城外約十裏遠的一座小山丘後,坐落著一個名為石山的小山村,這裏依舊隸屬渝州的管轄範圍內。
但這村內的景象,和不遠處的渝州城完全是不相同的兩個模樣。
在這裏,你看不到白牆與黑瓦,隻能看到用破舊的黃石磚頭搭建起來的房屋,屋頂沒有瓦片,大多數屋子上隻是用一塊大木板來遮風擋雨,有些屋子甚至連木板都沒有,隻是用木杆架起一塊破布,破布擋不了雨,隻能遮陽,但是江南河川交彙處又有幾天是有陽光的?
這裏的人衣服很破爛,而且每個人身上的衣服都很髒,不是他們不洗不換,而是他們大多數人隻有一件衣服。有的是富人穿剩下的扔掉的,有的是破了洞之後打上補丁的,甚至有些人連衣服都沒有,隻是套上一快麻布當成衣服來用。
他們衣服髒,但身上卻很幹淨,估計是因為每天下雨的緣故,他們不愁水喝,但是他們沒有糧食吃。
唯一一條經過石山村的河流,地處上遊地帶,根本無魚可捕,而且這裏的土地根本不適合耕種,離山林也很遠,無獵物可打。
無數剛生下孩子的母親看著孩子因饑餓而嚎啕大哭,除了安撫他睡覺沒有一點其餘的辦法。
石山村是能通向渝州城一處小山村,但是基本上沒有行人會從這裏通過,有些人寧願繞遠路,也要避開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