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道教,就是一個集體抄襲行為(2 / 2)

也許你會說,這些知識分子真是敢想,竟然敢人為的造神,百姓絕對不會相信的,因為沒有信仰基礎。

沒錯,正常情況,百姓不會相信,但他們玩了一個花招,借勢,他們經過研究,找到一個當時比較有影響力的名人做招牌(信仰基礎)。

也許你會說,要說到影響力最大,那肯定是孔子了,但他們敢拿孔子當招牌嗎?答案當然是不敢,估計就是有人敢說,也沒人敢幹,要知道孔子的後人可是在東漢當官呢,手握大權不說,還是有爵位的。曆代孔子嫡係傳人,都要被封為承恩侯,要知道,這個侯的爵位可是公爵,雖然沒有王大,但王有很多,公爵卻是極其稀少。因為封王的都有皇族血統,公爵就是百姓能爬到最高位置。

好了不扯閑篇了,最終東漢的知識分子把老子抬了出來,尊老子為宗教創始人,因為老子的作品是道德經,所以把老子的宗教叫做——道教,真是奇思妙想。換句現在的說法,就是撒謊說道教是老子創造的宗教,隻是你們不知道,現在我把這個事兒告訴你們,你們可以不相信我,但一定要相信老子,因為這是他親手創建的宗教。

經過千年的傳承,道教成了中國三大宗教之一。古人用道教抗衡佛教的辦法真是高明。你可能會問,那另外一教是什麼,其實就儒教。雖然準確的說,儒教不是宗教,隻是一種哲學體係,但它卻是中國最大的宗教體係。

道教的創建,堪稱中國人的偉大發明,現在甚至有些人認為中國本土宗教就是道教,其實,道教隻是一個畸形兒,它隻不過是中國知識分子抵製佛教的一個工具。而且現在傳承的佛教,也不是當年釋迦牟尼創建的佛教,或者說,當年釋迦摩尼創建的隻是佛學思想,就和儒家思想一樣,是一種哲學體係,可以指導人們生活。也就是說,現在佛教是釋迦牟尼創立的哲學思想的衍生品,或者說是佛學思想的世俗化。但世俗化的佛教絕對不是當年的佛學思想。

但人天生就有奴性,崇拜那些未知,後來傳播佛學思想的人,沒有辦法,就利用宗教這個殼子套入佛學這種思想中。正是因為這個殼子,讓百姓認同了佛學思想。道教不過是當時知識分子的一個集體抄襲行為而已。

好了談過道教的曆史,該說道教的主要思想——五行思想在生活中運用了。

五行的天幹五合。

天幹五合分別是:1甲己合土、2乙庚合金、3丙辛合水、4丁壬合木、5戊癸合火。

1、甲己合土:甲屬木、己屬土,這段話說的意思是,木和土混合,產生的新土更牢靠。也許你會說,木不是克土的嗎,那木把土克了,還哪裏有土呢。嗯,如果是一分木對一分土,確實木把土克死了,不會形成新的土。但用少量了的木克土,會提升土的質量。也許你說,別瞎扯了,克不就毀滅嗎,比如火克木,木就化成灰了,那木克土,土也一定消失了。

你說的確實沒錯,但火克木和木克土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不一樣的。木克土,指的是,木阻止了土的流動。舉一個利用這種克製的現實例子。用土抹牆,牆的麵積太大,土很容易掉,但在土中加入一下碎草或麻(木),這個土就掉不下來了。

2、乙庚合金:乙木和庚金反應,能產生一種新的金。現實中的例子,高碳鋼的煉製過程:普通鋼(庚金)混合木炭(乙木)不斷捶打,最終產生高碳鋼。

3、丙辛合水:這裏說的的是,丙火和辛金混合會產生水,按照普通思想,這是不可能的,但那是因為火的溫度不夠,但如果用氣焊(乙炔燃燒器)燒鐵塊,很快鐵塊會融化成鐵水(熔融狀態的鐵),這裏說的水就是鐵水(具有與水相似性質的物質)

4、丁壬合木:這裏描述了生物的生長過程。丁火,表示生物的身體(小樹苗),壬水表示生物生長的必要條件,比如水、溫度、陽光等。當活的生物丁火(小樹苗),遇見適合生長的環境壬水,生物(小樹苗)快速生長,最終成長成大樹(合成的木)

5、戊癸合火:戊土混合癸水,能產生火。也就是土+水=火(火其實表示燃燒),第一次看這個式子,你一定認為這是假的,生活常識告訴我們,土是不會燃燒的,而且很少有東西能在水裏燃燒,結論能在水中燃燒的土,根本不存在,所以這隻是一個文字遊戲,沒有任何意義。然而事實是,這是真的。現實中真有這個例子,你想知道這個例子嗎,請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