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己合土、乙庚合金、丙辛合水、丁壬合木、戊癸合火
也許,你說,這都什麼玩意,看都看不懂。其實,有這樣的疑惑,很正常,如果能一眼看穿,那便不是哲學。我的建議是,慢慢看,看不懂的地方,就跳過,不要死扣,暫時全當成笑話看,等這一部分內容全部結束,你的心裏便對五行理論有一個全局性的認識,那時候,回頭再想這些,怎一個輕鬆了得,而且在和朋友閑談是,朋友一定露出一雙雙羨慕的眼神。
隻有蠢笨的老師,才讓學生,或者其他人通過背誦學習,我認為,即便背誦下來,那也隻是單純的背誦下來而已,並不是真正的學會。很多時候,會背誦還不如不會,因為會背誦經常給你造成一個假象,我已經學會了。在很多人的經驗中,會背誦等於我能,其實背誦和理解跟本就是兩回事,拿騎自行車舉例子,知道騎自行車的原理和能自行車走路,完全就是兩回事。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能騎自行車走路的時候,根本不明白平什麼是平衡條件,但這並不影響你騎車子。
我會騎自行車的原因,就是訓練,通過一次次失敗,熟悉掌握平衡的感覺,直至最終學會的。這種感覺不是用語言能教會的。就如同一些能力不是背誦就能學會的。隻有蠢笨的老師才提倡背誦萬能論。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感覺才是最重要的,我的作品就是要模擬這種感覺,讓你真正了解五行,體會五行到底是怎麼回事。
十二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因為周易是一半陰一半陽、陰陽共存、相互轉化的理論,所以古人將十二地支分成陰陽兩支。
陽支是子、寅、辰、午、申、戍;陰支是醜、卯、已、未、酉、亥。可能你會問,為什麼這麼分。如果遇見自己都不理解,或者不想告訴你答案的人一定會說:和你為什麼要吃飯、睡覺一樣,這是個公理,公理就是不證自明的道理,沒有為什麼。
每次當我聽到這些人給出的答案時,我都能笑好幾天。嗯,的確公理是不證自明的道理,不需要解釋,但傻子都能看出來,陰支和陽支是一個推論,試問,哪有公理是推論的,所以是公理的回答,看似正確,其實是不負責任的。
如果想要明白什麼是陰支、什麼是陽支,需要先明白陰陽的含義,古人用陽表示能量大,用陰表示能量小。但很多人不清楚,太陰之中怎麼會有陽產生,翻譯成現代漢語是,在極低的能量中會產生高能量。這看似和物理規律相違背,其實隻是觀察角度的不同造成的。
我們用大地做例子,你就會知道答案。如果將夏天的大地比喻陽,那冬天的大地就是陰,取一個極端情況,用水是否結冰作為陰陽的分隔線。這裏分辨陰陽就成了分辨溫度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