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監督權力行使入手,有效防止權力濫用。切實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要築牢基礎,加強對一把手的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健全製度,加強對一把手施權行為的程序化管理,嚴格製度規範,使其濫用權力“不能為”;建立具有強大約束力的事前監督與事後懲罰機製,使想腐敗的人望而生畏“不敢為”;創建適合國情的以俸養廉、以俸養能的從政製度,使一把手對以權謀私“不必為”;實行領導幹部廉政談話、誡勉談話、警示談話和廉政承諾、廉政情況報告、重大事項報告、離任審計等製度,使一把手對腐敗“不願為”。切實加強對黨政領導班子的監督。重點是加強黨內監督,做到領導幹部的權力行使到哪裏,領導幹部的活動延伸到哪裏,黨組織的監督就實行到哪裏。各級黨政班子要充分認識紀委監督的重要性,自覺接受監督,切實維護監督;各級紀委要積極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做到敢於監督、善於監督、有效監督。切實加強對權力行使部門的監督。各級黨政機關、司法機關和經濟管理部門是權力行使的主體,因而也是加強權力監督製約的重點部門。要從深化改革入手,科學配置權力,規範權力運作,重點抓好規範事權、財權、人事權。要構建強有力的監督網絡,把黨內監督與國家權力機關監督、法律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有機結合起來,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範。切實加強民主監督。重視人民政協和民主黨派的監督,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現有的包括議案、提案、視察、反映社情民意等內在的有效監督形式。重視人民群眾的監督、進一步規範和深化村務、廠務、政務公開,暢通人民群眾監督的渠道。要建立社情民意反映、重大事項社會公示、重大事項社會聽證等製度,形成人民群眾監督的“綠色通道”和快速處理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