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外傑出的大學女校長立傳,不能不說是一項宏大的曆史性的工程,我承擔了美國迪拉德大學第一位黑人女校長瑪維琳娜·秀茨傳記的寫作任務,其挑戰性不言而喻。
對於本書的順利完成,需要感謝的人很多。首先要感謝瑪維琳娜·秀茨和丈夫大衛先生對本書提供的一切支持。為完成本書,2012年暑期我專程赴美采訪和收集資料。在此之前,秀茨女士即與相關的被訪者進行過溝通,為我提供了非常周到的訪談安排;在美期間,秀茨女士還提供了大量相關的文字資料,並對某些細節給予了細致的解讀;即使我回國後,對於某些未盡事宜,秀茨又不厭其煩地給予了答複。感謝秀茨的丈夫大衛先生,事實上,秀茨的每一份付出,都有大衛先生的體貼陪伴。隻是令人備感痛惜的是,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大衛先生因病不幸逝世。多年來,秀茨和大衛情深意篤,相信此書的出版,無疑又多了一份紀念意義……
其次,感謝赴美期間接受采訪的秀茨的諸位同事、朋友和親屬。赴新奧爾良期間,有迪拉德大學前副校長蔡斯先生(Chase),迪拉德大學理學部主席阿布達拉·M.達爾維什(Abdalla M.Darwish)博士;之前曾在北京接受采訪的迪拉德大學常務副校長道金斯博士(Phyllis W.Dawkins)、迪拉德大學對外交流辦公室主任史密斯博士(Kimya Dawson-Smith)。
赴加州期間,感謝秀茨的朋友,CHUS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戴安娜女士(Mrs.Dianne Hagas)熱情洋溢的接待和懇談。尤其,在CSUS期間,校長谘詢委員會前成員之一貝芙·芬利(Bev.Finley)女士及丈夫、CSUS經濟係的前資深教授威廉·克裏斯特博士(Dr.William D.Crist)、CSUS前全球事務辦公室主任琳達·布尼-薩爾哈德(Linda Bunney-Sarhad)博士分別應邀在家裏接受采訪。還要感謝CSUS校長助理萬達·J.博奈爾(Wanda J.Bonnell)女士在校園接待和參觀時所提供的幫助。
赴佛羅裏達州立大學期間,感謝教育學院的院長馬西·P.德裏斯科爾(Marcy P.Driscoll)教授,副院長詹姆斯·P.桑普森(James P.Sampson)教授,發展中心副主任考特尼·R.斯達貝克(Courtney R.Stombock)先生,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采訪。
赴塔斯基吉大學期間,感謝校長助理、秀茨的外甥女特馬拉·利茲(Temara Lees)女士,秀茨的侄孫克裏斯·李(Chris.Lee)及女友賈絲妮·菲拉爾(Jasmine Filar Shehon)接受采訪。同時,感謝塔斯基吉大學檔案館提供的資料,尤其是達納·R.切德勒(Dana R.Chandler)先生的幫助。
赴秀茨故鄉亞拉巴馬州格林縣尤托鎮期間,感謝秀茨家人的款待和提供的豐富的資料,尤其是妹妹和弟弟赫爾曼(Herman)博士。
本書在成書期間,有大量的英語錄音和文字資料需要翻譯,我的碩士研究生們鼎力相助,特別需要感謝的是:寧湘舒承擔了主要的錄音整理工作和翻譯工作,黃田園做了前期資料整理工作,翟夢傑、高順傑、單順傑、閆倩、趙姍等同學做了部分翻譯工作。
同時感謝在課題進行期間屢次提供智力支援的各路專家、各位作者和出版社的諸位同仁,尤其是閔惠泉老師、李水仙老師,還有為本書出版付出辛苦的趙欣編輯。
感謝出版社領導蔡翔社長、王進總編的大力支持。
當然,特別要感謝老校長劉繼南教授的銳意創舉,開辟女性領導力研究平台,讓中國傳媒大學諸位後生之輩在學術之餘,經曆了一次不可多得的文學創作之旅、一次跨文化交流之旅。
另外,不能不提及的是,感謝本書的合作者、美國迪拉德大學終身教授戴宏博士的傾心付出!
韓運榮
2014年暑期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