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李煜的絕命詞(2 / 2)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寫於公元978年,七夕節,這天是李煜42歲生日,當然也是他的忌日。此時李煜已經淪落為亡之君,回想起自己曾經帝王才子風花雪月的生活,想起曾經給予自己無限快樂的周娥皇,又想起自己成為亡國奴之後屈辱的生活,想到自己的國家,想到自己的的子民,想到因自己而受辱的小周後,想到自己的江山故國早已物是人非,怎一個愁字說得清呢?

故國的樓台、歌榭雕欄畫柱還是依舊,隻是自己老了。捫心問問自己有多少愁?無窮無盡的愁恨,就像泛著春潮的大江流水,翻滾激蕩著東流入海。

這首《虞美人》李煜填好後,讓陪著自己北降的妻子小周後唱出來,他用玉笛相和,歌宛轉、笛悠揚,傳到他們居住的小院外,被宋太宗趙光義派去監視的人聽到了,回稟給趙光義。不料龍顏大怒,趙光義心知自己弟弟趙廷美與李煜關係較好,就派趙廷美以賀壽名義送去一杯毒酒。全然不知情的李煜喝後,當晚暴斃,死在了小周後懷裏。

講到這周嘉敏不自控地流下眼淚。全場寂靜,周嘉敏平靜了一下,繼續講道:世人其實對李煜有幾個誤解,他是亡國之君無疑,但他不是昏君。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天下是曆史大勢所趨,他很敬佩李煜的才華,李煜為南唐百姓免受戰亂之苦,願率舊臣和妻子北降。由此可見李煜之當擔。

世人皆任為李煜沉迷女色,尤其是在大周後娥皇病重時與其妹小周後有染。但人們不知道他沒日沒夜在大周後病榻前照料的枯燥和疲憊,而事實上大周後辭世後,李煜一蹶不振,閉門不出數日,寫了無數懷念大周後的詞。待李煜再出門,他已從一個翩翩佳公子,頹廢得麵如枯槁,形銷骨瘦,完全沒了生氣和精神。之後他和小周後在一起,隻為心理上稍有慰藉。可見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情癡。

在曆史車輪中人人都是小人物,對於李煜大家也沒必要苛責治國的失敗,應當更多注重其在文學上的造詣。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寫於宋太祖已經故,其對李煜和小周後的眷顧也就此結束。宋太宗召小周後入宮,強幸小周後,甚至還讓畫師來畫春宮圖,折磨小周後數日,才放其回家,李煜悲憤無奈,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是要怎麼樣的隱忍。

小周後對趙光義的恨,都成了其對李煜亡國之怨。胭脂淚隻能一再辜負了,水總是向東流,人生當然停不了怨恨。

說到這,嘉敏深深歎了口氣,之後看向叢陸。叢陸一改之前清高之態,正直直地看著她。這眼神,嘉敏感到是那麼遙遠,卻又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