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5日,中秋節,晴
中秋節學校放假,我背起行囊和幾個驢友相約去重慶白帝城轉轉,說起來我也算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可是硬是一次都沒有去過白帝城呢,不過出於習慣,我早就對白帝城了解了個透徹,白帝城位於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奉節東白帝山上,三峽的著名遊覽勝地。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公孫述自號白帝,故名城為“白帝城”。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曆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範成大、陸遊等都曾登白帝,遊夔門,留下大量詩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
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在山上築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他便借此自號白帝,並名此城為白帝城。公孫述死後,當地人在山上建廟立公孫述像,稱白帝廟。由於公孫述非正統而係僭稱,明正德七年(1512年)四川巡撫毀公孫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馬援像,改稱“三功祠”。明嘉靖二十年(1533年)又改祀劉備、諸葛亮像,名“正義祠”,以後又添供關羽、張飛像,逐形成白帝廟內無白帝,而長祀蜀漢人物的格局。2006年05月25日,白帝城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在重慶朝天碼頭乘船(7小時)抵達奉節新縣城,轉乘公共汽車前往白帝城。白帝城位於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白帝山頂,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一麵傍山,四麵環水,背倚高峽,雄踞水陸要津,扼三峽之門戶,為曆代兵家必爭之地,距奉節城東8公裏,距重慶市區451公裏。它背倚高峽,前臨長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是三峽旅遊線上久享盛名的景點。三國蜀漢皇帝劉備討伐東吳,兵敗白帝城,憂傷成疾,臨終前在白帝城永安宮向丞相諸葛亮托孤。白帝廟內現陳列有“劉備托孤”大型泥塑。
如今的白帝城,廣義上即指白帝廟,內有明良殿、武侯祠、觀星亭等明清建築。明良殿為嘉靖十二年(1533年)建,係廟內主要建築,內有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塑像。武侯祠內供諸葛亮祖孫三代像。祠前的觀星亭,傳說是諸葛亮夜觀星象的地方。明良殿和武侯祠左右兩側藏有各代名碑。廟內還有文物陳列室、詩史堂,陳列著新石器時代以來的出土文物和古今名家的書畫。這些古建築和文物珍品,使白帝城更為增色。
白帝廟內,曆代的詩文碑刻和文物甚多。其中有著名的東周時期巴蜀柳葉銅劍、漢晉時期的瞿塘峽懸棺遺物和隋唐以來73塊書畫碑刻、陶器和青銅搖錢樹等,及曆代文物1000餘件,古今名家書畫100餘幅,其中“竹葉字碑”詩畫合一,風格獨特;“三王碑”鐫鳳凰、牡丹、梧桐,精美華麗,堪稱瑰寶。東、西兩處碑林,陳列著70多塊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曆史了。在東碑林,《鳳凰碑》和《竹葉碑》最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