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倫敦老人(2 / 2)

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鬥爭,馬克思雖然隻能經曆那個由巴黎公社開始的新時代的初期,然而,老人看到了他們和國際工人協會播下的種子已經發芽了。馬克思的思想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國家生根。這些思想已開始被群眾所掌握而變成一種物質和精神的合力,世界上沒有哪種政權能夠忽視它。1871年倍倍爾和李卜克內西把馬克思的畫像同朱澤培·加裏波第及維克多·雨果的肖像一起在萊比錫春季博覽會上展出。李卜克內西寫信給馬克思說:“雖然你自己不爭名,可是你畢竟逐漸地成了‘當今的英雄’。”

1872年,為了德國的需要,必須準備出《資本論》的修訂再版了,計劃印3000冊。人們對《資本論》的興趣在不斷增長。1871年4月,馬克思收到李卜克內西的信:“德國全國各地都在根據你的《資本論》作關於剩餘價值和標準工作日的報告。在工作日問題上將進行一次群眾運動。”這些以及諸如此類的消息,使馬克思和燕妮深深感到,他沒有白費力氣,她也沒有白過這些年貧窮日子,工人們在為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製度而鬥爭時正學著把《資本論》當做進攻武器。“老人”的心中得到了最高的獎賞。

朋友們一再催促馬克思快點完成《資本論》的後麵幾卷。這雖然符合他本人的心願,但是困難重重。校訂工作是不能不做的,更重要的是對各國的工人革命運動的指導。

馬克思病情日趨惡化。他在1872年以後的幾年裏頂住疾病的侵擾,還斷斷續續地撰寫《資本論》第二、三卷的草稿,隻要感覺有點好轉就把精力用於《資本論》的研究上。

在晚年,馬克思研究的科目之多和使用過的材料之浩瀚是同樣驚人的。僅僅在俄國統計學方麵,他所閱讀的書籍,恩格斯就能給他開列出一大堆,其體積超過2立方米。馬克思為寫作《資本論》,他研究了財政金融、農業史和農業學方麵的所有重要現象,此外他還研讀了地質、生理和數學方麵的許多書籍。

直至1878年,馬克思已花甲。他的學習勁頭仍不減當年。從這年起至逝世前,他專心係統地鑽研數學,研究並摘錄了拉克魯瓦、麥克曾林、歐勒、波茨的論文,還在專門的筆記本上寫了大量的劄記。

他還仔細研究了古典數學家笛卡兒、牛頓、萊布尼茨等人的著作,繼續探討19世紀60年代就已開始的數學分析,閱讀了數學分析和高等代數方麵的許多大學教科書,研究並摘錄了索裏、布沙爾拉、欣德、霍爾、赫明等人的著作。

80年代初,馬克思在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寫了《論導函數概念》、《論微分》等論文。這時恩格斯正在寫作《自然辯證法》,為此馬克思把《論微分》獻給了恩格斯,他在存放手稿的袋封上寫著:“給弗裏德”。

恩格斯看了馬克思寫的論文和劄記,發現他數學方麵也很“精通”,也有其“獨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