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從陰謀的間隙中向祖國輸送新武器(1 / 2)

柏林起義,馬克思看到了工人、農民的革命力量,又對資產階級背叛人民的願望深感憤慨。

馬克思3月8日到達巴黎,當天晚上,他就在巴爾貝斯領導的人權和公民權協會的中央俱樂部發表首場演說。

馬克思又同相識的臨時政府委員們作通宵長談,第二天又同一些政治流亡者取得聯係。

這時,沙佩爾、莫爾、亨·鮑威爾、威廉·沃爾弗和瓦勞也先後到了巴黎。3月10日,馬克思和他們組成了共產主義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員會,馬克思當選為主席,沙佩爾擔任秘書,其他幾個擔任委員。恩格斯暫留在布魯塞爾,他也被選為委員。為了加強同各區部的聯係,他們又馬上在巴黎組織了德國工人俱樂部。

為了馬克思的安全,法國臨時政府委員的朋友——警察局局長馬爾克把馬克思一家從博馬舍林蔭大道上的澤爾夫人的公寓,遷到警察機構辦公的地點——格臘蒙街1號“曼徹斯特”飯店住下來。

馬克思除領導同盟中央的工作,還利用德國工人俱樂部組織了兩個協會,成員多達4000人,他們對統一德國的問題都積極主張采取革命暴力行動,但內部分歧意見較大。

詩人格奧爾格·海爾維格號召建立和武裝義勇軍,支持不久前在柏林爆發的起義。許多人報了名,隊伍也在孟索平原上開始了練兵活動。

在這種如癡如醉、暈頭轉向的情況下,馬克思保持著冷靜、清醒的頭腦,他力求把一切問題都統統考慮好,把一切問題都弄清楚。他反對海爾維格的冒險行為,並且預見到這種行為的後果。他懂得,柏林起義隻不過是部分工人先鋒隊的戰鬥,還不是革命本身的大規模的展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還在以後(後來才有巴黎的六月起義),而目前的鬥爭是爭取民主共和國,是否能成功,還要看整個無產階級是否參加這場鬥爭。

馬克思同恩格斯商定以後,開始擬定《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德國建立民主共和國製度的綱領。馬克思用父親遺產的錢以傳單形式刊印出《要求》。

他們在飯店及咖啡館裏召開一係列的集會,向工人們介紹綱領。

為了避免力量過於分散,馬克思建議巴黎的德國工人要和法國工人站在一條戰線上。馬克思堅信,巴黎的運動一定會鞏固發展,隻有那時它才能影響其他國家,席卷整個歐洲。

然而,分歧仍然難以統一,尤其是臨時政府的一些委員又在做倒工作。

馬克思當然主張采取堅決行動,但是這些行動必須是周密考慮、細致準備的。他並沒有疏忽以拉馬丁為首的臨時政府的委員會,是多麼願意甚至高興接受海爾維格關於組織德國義勇軍的倡議,也注意到他們決然匆忙地把義勇軍送出邊境。馬克思看穿了,這是以拉馬丁為首的法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圖謀擺脫那些可能成為巴黎無產階級的同盟者的革命分子。

拉馬丁假仁假義,早就作了如此算計:普魯士政府有足夠時間的準備,在海爾維格的義勇軍渡過萊茵河之後,第一次戰役中,義勇軍就全被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