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同恩格斯第二次見麵第一次握手(1 / 2)

《德法年鑒》停刊後,馬克思獲得了時間,利用巴黎的學術活動在圖書館研究法國革命、曆史和人類文化遺產。他撲進浩瀚的書海裏經常是連續三四個通宵不休息,寫下九冊《巴黎筆記》,其中五冊是經濟方麵的。

這期間,馬克思用主要精力研究政治經濟學,特別是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研究恩格斯發表在《德法年鑒》上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一文,並按恩格斯提供的線索,研讀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主要代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研讀大衛·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還研讀薩伊·斯卡貝克、麥克庫洛赫、脫拉西等人的著作,並做了大量的摘錄和筆記。

《德法年鑒》編輯出版合同撕毀後,這對年輕人在家庭經濟上第一次受困。德國科倫的朋友為他們發起了募捐,很快給他們寄來了1000培勒和800法郎以補償普魯士沒收的刊物的損失。這才使他們勉強擺脫了經濟上的債務。

1844年8月下旬的一天,恩格斯在從英國返回德國的途中,趕來巴黎拜訪馬克思。

站在馬克思麵前的是一個手裏拿著大衣帽和手杖的黃發青年人,一對灰色的眼睛間隔得很開,目光是那麼直率、好奇和勇敢,馬克思好像是第一次發現來人的皮膚純淨白皙,有著一張亮麗善良的大嘴和兩個大鼻孔,精心修剪著的栗色小胡子,淡褐色的濃發朝兩邊分開,鬢角連著長圓臉兩邊的窄窄的一圈絡腮胡,肩膀寬闊,個子高而瘦,穿著非常講究。

這對分別生有黑頭發和黃頭發的青年人,第一次見麵後便開始了書信聯係,馬克思在恩格斯寄發的文稿中漸漸對這位“商人的兒子”刮目相看,也不免對第一次見麵時的冷落深懷歉意。

恩格斯發現主人滾滾波濤般的卷曲黑發蓋著極漂亮的前額,黑眼睛裏射出的是十分動人的愉快目光,不見了第一次相會時的那種輕蔑、冷漠、讓人心裏極為不安的眼神。

一隻黝黑、厚實的手和一隻白皙、修長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這次見麵,馬克思有了一個家,一個剛剛在科倫朋友們接濟下的家。馬克思和全家人熱情接待了這位又從遠方趕來的客人,慷慨拿出手裏還清債務後所剩不多的錢,似乎要補償他第一次見麵時對這位年輕人的冷落。

琳蘅和燕妮忙著倒葡萄酒、端咖啡。馬克思和恩格斯麵對麵坐著、談著,談話十分投入,連琳蘅過去倒那堆滿雪茄煙蒂的煙缸時馬克思也沒有發現,馬克思將冒煙的煙蒂丟在了放煙缸的桌麵上。

恩格斯也是普魯士萊茵省人,比馬克思小兩歲,1820年11月28日出生於巴門的一個紡織工廠主家庭。他父親是個篤信宗教、思想保守的資本家。恩格斯中學沒有畢業就迫於父命去不來梅學習經商。他利用業餘時間刻苦自學,研究曆史、哲學、文學、語言學和外國語。早在中學時代就接受了民主主義思想的影響,在不來梅這個自由城市又廣泛接觸了國外的進步思想,1839年他就開始為激進主義文學團體“青年德意誌”的機關報《德意誌電訊》撰稿,開始同封建專製製度和宗教蒙昧主義作鬥爭。他在《烏培河穀來信》一文中用耳聞目睹的事實揭露封建專製社會的黑暗,批判宗教虔誠主義的偽善,譴責工廠主對工人的殘酷剝削,深切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

1841年9月恩格斯去柏林服兵役,在柏林大學旁聽哲學課時就結識了青年黑格爾派,積極參加了同唯心主義哲學家謝林的鬥爭,寫了《謝林論黑格爾》、《謝林與啟示》、《謝林——基督哲學家》三篇著作,揭露了謝林妄想使哲學再度變成“神學奴婢”的企圖和為普魯士專製製度辯護的反動立場。當時,他在費爾巴哈的影響下轉向了唯物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