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為了他們聖潔的愛情,苦苦等待,相思七年多,燕妮和母親同自己的“虔誠主義”家庭發生了嚴重的衝突,馬克思幾乎失去了母愛,他們都已吃盡了個中苦頭,也品味了其中的甜頭。
相思7年的一對情人,終於在這天然的浴場緊緊地擁抱,酸辣苦澀的淚水流進浴場天然礦泉的清醇裏……他們各自觸摸到對方手上的戒指。馬克思掏出“花手絹”抹去雙方眼角的淚水……又敘起“花手絹”的故事……童心般的歡躍、追趕起來,激蕩浴場和萊茵河的浪花和一陣陣漣漪……
6月的驕陽,在克羅茨納赫的尼柯斯士教堂的上空傾灑著光輝,彙納萊茵河畔之精靈的有名的浴場,在洗滌著這一對年輕人相思7年的疲憊。人不作美,大自然卻為他們盡獻其美,充分恩賜予這一對苦掙苦熬過來的聖潔的情人。
“我們馬上結婚,永遠不再分開!”馬克思提出來了。
“馬上結婚!結婚!”燕妮也說。
嶽母也終於答應了。
1843年6月12日,馬克思和燕妮由證婚人主持,在燕妮母親的克羅茨納赫的住宅裏簽訂了“婚約”:“現在科倫的哲學博士卡爾·馬克思先生和現住在克羅茨納赫的無職業的燕妮·馮·威斯特華倫小姐締結婚約。”
6月19日,馬克思和燕妮夢寐7年之久的這天來到了,他們在著名的克羅茨納赫浴場和母親的住宅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大街、浴場出現一對身著盛裝的青年男女,他們的風姿令人羨慕。男子滿頭卷曲的烏發,胡須發出淡青色的亮光,手挽著一個嫻靜、姿色出眾的深棕頭發的姑娘,在陽光豔麗的小城裏徜徉著……
河邊枝頭的鳥兒也飛到這間河畔的新房,透過紅色的窗簾,探視人間相思7年後的燕爾恩愛,竊聽那動人呢喃情話。
在他們後來往來的信中無不證實了多情生靈的感知:“誠然,世間有許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麗。但是哪裏還能找到一副容顏,它的每一個線條,甚至每一條皺紋,能引起我生命中的最強烈而美好的回憶?”
“我非常清楚,我們永遠不會孤獨,而我的命運又很好,我是少數幸福者中的一個,因為我的旁邊有我的親愛的丈夫,我的生命的支柱。”
蜜月裏,他們在燕妮的母親和弟弟埃德加的陪伴下,做了新婚旅遊,從克羅茨納赫到普法爾茨再到巴登,再回到克羅茨納赫。這期間,馬克思去了一趟德累斯登,和盧格一起完成出版《德法年鑒》的籌備工作。
燕妮關切地問:“我親愛的卡爾,您下一步準備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