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塞爾河的汽笛聲早早地催醒了特裏爾城的兩戶人家。
1835年10月中旬的一天清晨,卡爾的父母、姐姐還有燕妮,帶著行李,從西梅昂大街來到碼頭,待一艘大帆船靠岸,父親陪卡爾登上了“特快帆艇”的甲板。
卡爾和父親乘大帆艇沿摩塞爾河轉萊茵河的輪船,順流而下,10月17日到達波恩。
這時的波恩城沉浸在夕陽的餘暉裏,萊茵河畔的這座城市顯得更加美麗可愛。波恩不比特裏爾大多少,這座城市的政治、思想生活受這所大學的七百多名學生的支配。正是波恩大學使得波恩成為普魯士萊茵省精神生活的中心。
卡爾很快租了房子,又在學校順利辦完注冊手續。他遵從父親的願望讀了法律係。
卡爾第一次遠離故鄉,遠離親人,開始獨立生活。起初他不免有些留戀故鄉和親人,但他很快又著意通過用功的學習和頻繁的社會活動來彌補這種情感上的空虛,沉浸在大學沸騰的生活中。
求知心切的卡爾,一開始就選修了9門功課,對詩歌和文學也很感興趣,常去聽文學課,還去聽浪漫主義理論家馮·施勒格爾開設的哲學及其他課程。卡爾剛進校就表現出渴望了解一切的急切心情,注冊的當天他就加入了波恩大學的特裏爾同鄉會。同鄉會為避免當局的監視一般稱做“啤酒俱樂部”,這是一個以文學宗旨掩蓋政治活動的組織。
到校後的最初3個星期他沒有給家裏寫信,後來的3個月內也隻寫了兩封信,並且寫得很倉促。
父親來信責怪了:“我的確對你說過,要你在對周圍環境有了點了解之後再寫信來。可是,既然事情已經延誤下來,你就不該那樣機械地理解我的這些話了,何況,慈祥的媽媽為你感到多麼不安和擔心……”
卡爾對於專業知識的學習,一直勤奮用功,由於用功過度,他在波恩大學病倒過,因此,父母親特別關心他的健康。
“在這個悲慘的世界上,身體是智慧的永恒伴侶,整個機器的良好狀況取決於它。一個體弱多病的學者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望你用功不要超出你的健康所能容許的限度。此外,每天還要運動運動,生活要有節奏,我希望,每次擁抱你的時候都會看到你是一個身心越來越健康的人。”
媽媽來信說:“我很想知道你是怎樣安排自己的小家務的,這一點你不應當看成是我們女人的弱點……親愛的卡爾,我還想提醒你注意,不要把清潔和整齊看成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因為健康和飽滿的情緒都和它們有關係。因此要注意經常收拾你的房間,並且要安排出一定時間做這件事。親愛的卡爾,你每星期都要用海綿和肥皂洗一次澡。你喝的咖啡是怎樣弄的?是自己煮,還是怎麼的?望你把有關家務的一切情況都寫信告訴我。你的可愛的繆斯總不會因你母親的這一番平庸之談而感到受屈吧!告訴你的詩神,一切高尚的和美好的東西都是通過平凡的東西而達到的。最後,祝你健康,想必聖誕節你會有些什麼要求,隻要是我能做到的,我都將樂於去做。祝你健康,我親愛的卡爾。祝你好,別忘了上帝,別忘了你的雙親。再見。孩子們全都向你致意並吻你,你永遠是我最可愛的、最好的人。”
後來由於頻繁的社會活動和自己的身體情況,卡爾也不得不減少一些選修課程。
第二學期初,卡爾被波恩大學的特裏爾人推為同鄉會會長。這使他更加痛快地投入了波恩大學豐富多彩、浪漫愜意的生活。
“學生會”多為貴族子弟組成,那些出身於地主的子弟,在普魯士政府的庇護下經常惹是生非,為所欲為,卡爾對這些人不甘屈服。有一次,一位屬於“波路希亞學生會”的成員竟然動用刀劍欺侮特裏爾的一個市民學生,卡爾一頭撲過去,護著同學,用拳頭同對方展開搏鬥。當他徹底製伏了那位貴族學生時,才發覺自己右眼一側被對方的刀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