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徒傷悲(1 / 1)

過日子,趕稿子,時光交錯,天昏地暗。

一轉眼,春光淡了。

再一轉眼,夏漸薄涼。

回首之間,秋風都起了。

編輯小姐發來指示,說:“寫一寫你這一年的幸與不幸吧。”我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很想抗旨不尊。總覺得一切都無從說起。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成了一個虔誠的宿命論者。

幸與不幸,並不敢輕易辨別與訴說。對命運三緘其口,幸運的事,說出來怕讓老天覺得招搖;不幸的事,抱怨出來怕被老天覺得戾氣頗多。

如此誠惶誠恐,大抵是因為曾經見識過命運的翻雲覆雨手。膽怯如我,傷過、痛過、失去過,才不會輕易去判斷得與失,幸與不幸吧。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人間事,終究要辯證地去參看。

在網上看見一個故事,大致是說,一個沒有鞋的人覺得自己很不幸,他回過頭,結果看見另一個人沒有腳。沒有腳的人,在旁人看來更不幸,但他未必過得不快樂。

一生中,總會遇見生老病死,總會經曆愛恨情仇。

你所以為的幸與不幸之事,不過是行經的一個又一個路口。通暢的、阻塞的,走過去,會遇見悲喜不同的結局。但這結局卻又成為下一次旅程的路口。

人生不過是一程又一程。

有人來,有人走。有人哭,有人笑。

嘖嘖,這樣說來,自己都覺得矯情了。編輯小姐的旨意不能輕拂,且數一數流年,說一說舊事吧。

這一年時光裏散落的事,真的一轉眼就變舊了。

比如,換了一棟房子,推開窗,可以看見滿樹的綠,但它終究沒有我夢想許久的花園。

比如,小叔叔和奶奶都得了重病,一大家子人得以日日相聚,但這聚會的目的是向著別離。

比如,遇見一些陌生而善意的人,慢慢熟悉,人際關係裏多了一個新的圈子。但也有一些珍視的老朋友,終因瑣碎漸漸淡去。

比如,新小說從年初就開始啟程,到如今尚未結尾,但所有故事在心裏已經過了一遍又一遍,所有人物已經在想象裏由模糊變濃烈,從濃烈又複歸平淡。以至於情緒變得懨懨的,落筆不成行。

再比如,掉了半顆牙齒,添了幾斤新肉,白了幾根頭發,多了幾許閑愁。

當然,也攢了些小幸福與小歡喜,那些小小的意外,像夏夜閃亮的螢火蟲。

日子哪有個頭啊。我這邊日日嚷著減肥,閨密在那邊開啟早餐計劃立誓要將自己喂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每個人都遵循自己的軌道。

每個人都給自己的境遇打出不同的分數。

哪有完全的幸或不幸。

日子,真是越數落越寡淡。我真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慵懶又溫吞。

早年看安妮寶貝,那些個灰暗潮濕的小情緒像深海的暗流,回旋盤轉,繞著水草,帶著腥鹹,可以輕易就讓人絕望。如今再看她微博上的字句,顯然已捋順平和,仿佛躍過群山,無悲亦無喜。

這是成長與成熟的必然。但我總會在這份平和裏,懷念從前。就像如今看著你們的熱情,看著你們的憂傷,看著你們的愛與愁,看著你們的癡與癲,會不自覺地羨慕,並且喜歡。

那麼,感知力變得遲鈍,承受力變得強大,即使心被傷得再重也不會撕心裂肺地喊疼,即使美事再多也不會笑得得意忘形,這,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