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福的秘密:布施(2 / 2)

麵對走上歧途的人,能給他講人生的道理,告訴他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這也是一種布施,叫做法布施。最大的法布施,就是以各種形式傳布《金剛經》。

當一個人生無所戀,已經變得絕望,不想生存之時,我們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勇敢地麵對未來的人生之路,讓他走出絕望,這樣的付出,便是無畏施。

布施不能挾私情,不能計回報。所謂“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隻有不住於“相”的布施,才是真布施。有人雖做了好事,但挾帶了功利性的不清淨心理,不算真布施。

有人昨天請我吃了一頓飯,今天我要還禮;或者他十幾年前幫助過我,現在他有困難我要接濟他。這都屬於人情上的投桃報李,禮尚往來,不算布施。

為了出名得利、升官發財而施舍,不是真正的布施。

打了人家,罵了人家,自己覺得難為情,然後送東西給他謝罪,不算布施。

還有的人,在關鍵時刻幫助過人家,好像這個人從此就賣給他了,今後定要人家報答他,這也不是布施。

佛說,這些不淨布施,不會得到真正佛道的果報。佛用種子作比喻,布施就好比播種,挾帶不純動機的“垢染布施”,就像種子下到鹽堿地裏,不會有好的收成。

布施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在佛教所講的布施中,總有一樣我們可以選擇:錢財、人生的道理或生活的希望。如果有錢,就施舍給別人錢,沒錢可以幫忙鼓勁。

一般人接近佛法,都是為了自己。最低層次的,是把佛祖看成神靈,經常去供奉,也會采取一些“戒”,比如吃素,也會施舍一些錢財,但所有這些,為的是討佛祖的歡心,希望他保佑自己平安、富貴。較高層次的,是想通過修行,讓自己徹底擺脫對於世間現象的執著,達到清淨無為的境界。最高層次的,就是佛陀在《金剛經》中所說的,完全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一切眾生的解脫而布施。

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佛法上的布施(法布施),他布施給眾生的,是麵對命運的勇氣和祛除煩惱、痛苦的妙法。隻要是存在著的生命,佛陀都希望讓他們得到徹底的解脫。

當—個人以純淨的心布施佛法,他的“心”與“意”獲得無比的幸福、寧靜和歡愉。達賴二世喇嘛根敦嘉措臨終時,他的弟子懇求他往生淨土後再回到人世,支持他們。根敦嘉措就回答:“對我而言,一點也不渴望往生淨土,我倒希望轉世到汙濁的世間,到有眾生遭受苦難的地方。”

小到做人,大到治理國家,如果能始終以布施之心待人處世,那生活中就會隨處可見美麗的笑容。現代社會常有人埋怨:這世界上再也沒有熱情,再也沒有信仰了!一切都讓我厭煩,一切都讓我感到疲倦。在這個世風日下的社會,我還能做什麼?然而,就在他身旁,樹枝上的春芽在悄然吐綠,麻雀的歌唱雖普通卻婉轉動聽。幸福和友愛就在我們身邊,隻要你伸出熱情的手,以布施之心待人生的點點滴滴。